知识点丨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由刘半农在1920于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期间所作,是中国早期广为流传的重要诗篇。1926年被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谱成曲,广为传唱。

艺术歌曲我如何不想他》由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作于1926年,初刊于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它反映了"五四"时代的青年在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人解放的潮流中,对执着而纯正的爱情的热情歌唱,被传诵一时。

《教我如何不想他》 演唱: 韦秀娴 选自《玉楼三凤》的片段 导演:唐煌

词作者简介

刘半农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后改为复,初字半侬,时用瓣秾,后改字半农,号曲庵。一八九一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一九三四年谢世。1917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诗人、杂文家和著名的语言学家。

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写了大量的诗歌,内容多是反封建的,形式上着力模仿民歌。出版的诗集有《瓦釜集》(1926)、《扬鞭集》(1926)。其他著作有《半农杂文》、《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编有《初期白话诗稿》,另有译著《法国短篇小说集》、《茶花女》等。

曲作者介绍

赵元任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 赵元任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季姬击鸡记》等 。

赵元任的音乐创作活动虽然始于五四运动以前,但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音乐创作主要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五四”运动以后的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有歌曲《劳动歌》、《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听雨》、《也是微云》和合唱曲《海韵》等。他的音乐创作,突破了“学堂乐歌”借用外国乐谱填词的模式,开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作曲作词,使中国近现代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当之无愧的先驱者之一,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优秀的作曲家。

赵元任(右前)与夫人(左前)

歌词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歌词在形式上的整饬,一望而知。全诗四节,每节五句:前两句都是七字,大体都是三个音步,并用韵(除第一节),如第四节的“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里/烧”;中间的第三句都用单独一个“啊”字,这在某种意义上有时代的烙印,新诗初期,抒情手段还比较单一,诗人往往用感叹词直抒胸臆;第四句都是八个字,大体上音步仍然是三个,第三和第四句的短长之变,则在整节诗中造成了节奏的大幅度改变;第五句每节相同,都是“教我如何不想她”七字,造成一唱三叹之感,同时第五句还和第四句押韵(除第二节外)。

因此,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广义的格律诗,即在一首之内形成固定格律,但不追求每首诗都相同,因此又保持了新诗的自由。

作品赏析

黎信昌 - 教我如何不想他.mp3
00:00 03:50

赵元任以优美隽永的音乐,通过对春夏秋冬各种自然景色富于诗情画意的描写,引人入胜地表现了情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咏唱的动人情景,使刘半农的以韵节谐美著称的原诗,更增添了光彩。

刘半农自己说,他表达的是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可1926年赵元任为这首诗谱曲时,把诗中的“她”改成“他”,扩大了“想”的空间,更为含蓄深邃。正如后来赵元任自己所说:“歌词中的他,可以是男的他,女的她,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这首歌的旋律优美深情,一方面运用我国戏曲的唱腔,富有“中国的韵味”,另一方面又融进了西洋风格的曲式构思和转调等多声技法,表现了思念和向往层层交织的深挚情意。

《教我如何不想他》歌谱

《教我如何不想他》主调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加上点题的乐句"教我如何不想他",采用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加以变化,从而使作品的民族风味显得格外鲜明突出。

四段歌词在音乐处理上采取分节变奏的形式,谱以乐段结构的纯朴凝炼的曲调。前三段的末乐句相同(第二段移了一个调),只有第四段的末乐句由于情绪发展的需要,在音调上稍作变化,但是节奏型是相同的。

段与段之间用同样的乐句作为间奏,加强了全曲的统一性。通过曲调和调性变化发展,使音乐显得丰富多彩,感情表达富于层次。其中,"燕子你说些什么话"句的朗诵调的运用,以及全曲依次作E→B→E→e→E的调性布局处理等,在当时是颇为大胆新颖的独特创造。赵元任自己经常演唱这首歌,并录有唱片。

阅读数 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