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遍全世界的歌剧——《利戈莱托》(弄臣)
罗西尼:“《弄臣》,一部显露威尔第真正天才的作品。”

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年—1901年)的名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同义语。

威尔第画像

从1842年的《纳布科》到1893年的《法尔斯塔夫》的六十多年里,威尔第在意大利和整个欧洲热爱歌剧的公众心目中几乎是无可匹敌的。

歌剧《弄臣》(又译:《利戈莱托》)就是他其中创作的代表作,家喻户晓的传世咏叹调——《女人善变》就出自这部歌剧。

歌唱家:卢西亚诺·帕瓦罗蒂,曲目:《女人善变》

这是一首节奏鲜明、旋律流畅、轻快华丽的男高音曲目。

歌词讽刺了女人天生爱变,水性扬花,捉摸不定:“女人的心,像随风飘舞的羽毛,决不在一处停留她们那美丽的脸,时而温柔,时而发笑,都是虚情假意。”

咏叹调共分为两段,音乐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重复再现,歌曲一开始就以三拍子这种轻巧、跳跃的节奏亮相,公爵轻浮、风流、玩世不恭的形象便跃然于音符之上。

回味完这首咏叹调,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一下这部歌剧。

《弄臣》的歌剧脚本是根据法国诗人、小说家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戏剧《国王寻乐》改编而成。

雨果画像

《弄臣》的音乐由威尔第创作,谱曲于1851年,同年3月在威尼斯剧院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之后,欧洲的各大剧院便相继上演。

这是威尔第迈向其创作成熟期的第一部作品,而前后却仅仅只花了40天的时间。

在这部歌剧中威尔第成功的塑造了三个不同个性的人物形象:

在16世纪的意大利,执政的曼图亚公爵是个专以玩女性为乐的风流傥的花花公子;

常伴公爵旁边的弄臣利格莱托是一个相貌丑,驼背且专为公爵创造寻乐条件的人,并因此得罪了众朝臣;

美丽纯洁的吉尔达是利格莱托的爱女。一天,公爵乔装打扮成个穷学生骗取了她纯真的爱情,而朝臣们却误以为吉尔达是利格莱托的情人,他们图谋对弄臣进行报复,于是将吉尔达动持到了公爵的府中。

《弄臣》三位主人公

当利格莱托得知公爵占有了自己的女儿后,决意刺杀公爵,为女儿报仇。

但是,当吉尔达得知父亲因为公爵的薄情而要杀掉他时,“受伤”的她仍为了公爵,以死相救。

所以,当利格莱托以为自己成功杀害公爵,映入眼帘的却是自己最疼爱女儿的尸体时,他痛苦又绝望……悲痛之极倒在女儿的尸体上后悔不已……

全剧在喜剧的轻快性格装点下,顿时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弄臣:序曲
00:00 02:22

《弄臣》中感人的情节、深刻的音乐表现、丰富的人物性格,以及精妙的音乐技法、音乐语言的使用、深度的思想表现等方面,都可以被称得上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这部歌剧不仅是威尔第歌创作的新起点,也是整个歌剧史上的一次突破:

歌剧中所呈现出的深切的人文关怀、均衡的戏剧结构、简洁有效的音乐塑造等,也对现代的歌剧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数 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