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垂不朽的德国歌剧大师:瓦格纳
瓦格纳可以说是歌剧界最著名的革命者。

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德语: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德国作曲家、剧作家,以其歌剧闻名,其中著名作品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女武神》(Die Walküre)、《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等等。

瓦格纳不同于其他的歌剧作者,他不但作曲,还会自己编写歌剧剧本。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面承接了莫扎特的歌剧的创作传统,后面开启了后浪漫主义歌剧作曲的潮流,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Georg Strauss)紧随其后。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理查·施特劳斯

瓦格纳在创作开始是延续了卡尔·马利亚·冯·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和贾科莫·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的浪漫主义传统,但后来提出了整体艺术的概念,整合了诗歌、视觉艺术、歌剧以及剧场,并在1849至1852年间提出了许多相关的理论。瓦格纳后来将这些概念放入由四部歌剧组成的系列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共花了26年的时间才完成。

卡尔·马利亚·冯·韦伯 贾科莫·梅耶贝尔

瓦格纳后期的作品以其复杂的音乐织度、丰富的和声及配器法著称,另外他也在作品中灵活的使用了主导动机,也就是会和特定人物、地点或是事物一起出现的一到两个小节的音乐。瓦格纳在音乐语言上的一些进展,例如极度的半音体系以及快速变换的调性,也影响着古典音乐的发展。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可以算是现代音乐的开始。

理查德·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第一幕,Prelude.序曲
00:00 11:34

瓦格纳曾建造自己的歌剧院,也就是拜罗伊特节日剧院,其中有许多新颖的设计,此歌剧院是为了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a而兴建,《帕西法尔》(Parsifal)a也是在这里首演。后来由后辈每年举办的拜罗伊特音乐节也在此固定演出瓦格纳的十部乐剧。在瓦格纳建造歌剧院时,他对于音乐及戏剧的想法又改变了,他也将一些传统形式引入他最后几部作品中,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

拜罗伊特节日剧院

《帕西法尔》剧照

在瓦格纳的最后几年生命中,充斥着政治流亡、动荡的爱情以及贫穷。他在音乐、戏剧及政治上的争议作品在最近数十年来得到许多的注意,尤其是其中的反犹太词句。他的概念在许多二十世纪的艺术中可以看出踪迹,其影响包括哲学、文学、视觉艺术及戏剧。

《尼伯龙根的指环》节选

瓦格纳可以说是歌剧界最著名的革命者。 他的音乐引起了听众们的广泛情感反应。有些人完全沉迷于他的音乐,无法真正考虑与他水平相近的任何人。 有些人选择性地享受着它,但可能会发现他的作品长度具有挑战性。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完完全全地讨厌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音乐中的确是包含了一些真正令人震惊的时刻。

阅读数 1.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