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远征罗马:志在复仇
前因:第一次布匿战争;后果:特雷比亚河战役。

文/钱琨

起因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迦太基惨败,签订屈辱合约。汉尼拔因此从小决心报仇雪恨。

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率领远征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罗马,打得一贯轻视迦太基陆军的罗马人措手不及。

由于第一次布匿战争的失败,在18岁时,汉尼拔就立下终生与罗马人为敌的誓言。公元前228年,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遇刺身亡,汉尼拔继承父亲的事业,在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训练新军,他拥有一支6万步兵、7000骑兵和200头战象的部队。汉尼拔在训练中以身作则,与士兵们一起在野外操练,晚上同住在帐篷里,一起吃泡过雨水的干粮。加上汉尼拔口才出众,很快赢得了士兵们的信任。

罗马害怕迦太基复仇,就派人前往新迦太基城,与汉尼拔签定协议,要求汉尼拔不得从南方越过位于西班牙中部的埃布罗河。汉尼拔表面答应。

汉尼拔

公元前219年,汉尼拔突袭埃布罗河南侧的港口城市萨贡托,萨贡托效忠罗马,围城八个月后,攻陷萨贡托城。

得知萨贡托失守后,罗马派使者前往北非,在迦太基的议事会上,罗马使者法布尤斯说道,“迦太基人,交出汉尼拔,罗马给你们选择战争或和平的机会。”迦太基人拒绝交出汉尼拔,并让罗马选择战或和,法布尤斯抖落自己的长袍叫道,“罗马的选择是战争” 。

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二年春天,汉尼拔越过埃布罗河,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迦太基是海上强国,陆战能力一向为罗马人轻视。汉尼拔决定利用这一点,从陆地上打击罗马。

汉尼拔先是在埃布罗河以北建立营地。在此期间,他向罗马派出间谍。此外,他还不断向此地的凯尔特部落发出结盟信,希望当地部落支持他。对于不支持的部落,汉尼拔立刻征伐。从意大利归来的间谍告诉汉尼拔,罗马人没想到,汉尼拔的目标是罗马城。

汉尼拔率领一支5万步兵,9千骑兵以及40头战象的部队,一路向东北进军,远征军先翻越比利牛斯山,进入到高卢境内。接着,远征军越过流经里昂的罗纳河,来到阿尔卑斯山脚下。

此时已是九月,山脚下雪花飘飘,大雪即将封山。汉尼拔从山下的友好部落手中,获得冬季必须的衣物和皮靴,他开始率领远征军,在山地部落向导的带领下,翻越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地部落众多,一部分部落认为汉尼拔远征军是敌人,决定伏击远征军。远征军遭遇到了山道拐角处突来的掷石和冷箭;在经过峡谷时,石块从空中落下。在伏击中,敌人往往先放过远征军的前部,攻击远征军中后部的辎重队伍,大量的牛和驴因此死亡。

为了应对敌人的伏击,汉尼拔把步兵放在中后部,将辎重队伍与骑兵混编放在前部。此外,每进入山区的集镇,汉尼拔就会拼命搜索物资进行补充。

在狭小的山道上,一些战象和马失足摔落到山崖下;在冻伤、遭受伏击和失足落崖的情况下,大量士兵死亡,远征军士气低落,士兵间还流传着山地部落向导故意领错路的说法。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过程中,汉尼拔遭遇到严重减员,他只剩下2万步兵,6000名骑兵和20余头战象。

进入山区的第九天,在士气崩盘前,远征军翻过一条满是积雪的山道,终于来到山顶。站在山顶上,能看到山脚下罗马人兴起的帕拉丁平原,低迷的士气一扫而空,远征军士兵们开始欢呼。

汉尼拔说道,“我们现在翻越的不仅仅是罗马的屏障,而是罗马城的本身……一两场战斗后,罗马就会由你们支配!”被演讲鼓舞的迦太基大军,强攻挡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座城市——都灵。城破后,城里居民全部被杀死。都灵屠城震撼了整个意大利北部,这里居住的高卢部落,原本即不满罗马,又不相信汉尼拔能击败罗马。此时,这些部落倒向了汉尼拔。

汉尼拔的进军路线

汉尼拔在都灵屠城的消息也传到罗马城。执政官老西庇阿将手中的部队分为两部,他和长子大西庇阿率领其中一部,集结于意大利中部。罗马与汉尼拔第一场决战,即将展开。

后果

特雷比亚河战役:眼看汉尼拔逼近罗马,公元前218年冬,隆古斯率领四万罗马士兵,在特雷比亚河畔与汉尼拔展开会战。

结论:汉尼拔奇袭意大利,虽然遭受了惨重损失,但是使罗马人措手不及。汉尼拔善于搜集情报、突袭以及用演讲来鼓励士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前期屡战屡胜。

阅读数 4.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