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恺撒大帝最大的敌人,最后却在历史上充当了“沙包”角色。
文/全历史 范范之辈
公元前48年9月28日,古罗马共和国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格涅乌斯·庞培遇刺身亡,终年58岁。
他曾剿灭地中海海盗,征服了非洲、小亚细亚和叙利亚,成为了罗马共和国“前三头同盟”(克拉苏、庞培与恺撒)中势力最强的那一个,最终却在著名的法萨卢斯决战中败给了恺撒(此处可a至公元前100年7月12日的罗马)。后来,他逃到了埃及,被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三世派人杀害。
曾经因为非凡的军功被授予“伟大”封号的庞培,为何会落得兵败身亡的结局?这其实和他自身相互矛盾的双重人格有很大关系。

中年的格奈乌斯·庞培半身像
那么,他的双重人格究竟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不愿当“独裁者”的军事天才。
从小酷爱军事的庞培,17岁时就随着父亲一起镇压著名的斯巴达克斯起义,开始崭露头角了。
一直把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此处可a至公元前323年6月10日的巴比伦)作为奋斗目标的他,拥有卓越的军事天分。
公元前67年,罗马因为地中海的海盗抢劫,出现了粮食灾荒。于是,庞培被任命为剿匪总司令,限期三年肃清这些海盗。
面对神出鬼没的海盗,庞培制定了分片包抄的战术:把地中海按照自己的军队划分成12个部分,副将们各占一个据点,撒下罗网。结果,10,000多名海盗顽固分子被消灭,900艘船只被缴获,120座海盗要塞被摧毁。庞培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不断积累的战功,让庞培拥有了更大的野心。就在他班师回朝之后,他要求一手提拔自己的独裁者苏拉,为他举行凯旋仪式。而根据当时罗马的法律,这种欢迎英雄的仪式只有担任执政官公职的人才有资格。
庞培毫不退让,嘲笑苏拉说:“崇拜初升太阳的人要多于崇拜落日的人。”最后,苏拉无奈地为他举行了凯旋式,授予他“伟大”称号。达到荣誉顶峰的庞培成为了罗马人的救星。

庞培被授予“伟大”称号
如果此时他像前辈苏拉一样,想独裁罗马,并不是一件难事。要知道,战功赫赫的军事天才多是自傲又独断的性格。
可最终他解散了军队,交出兵权,以普通公民的身份进入政治圈。因为他非常看重自己的荣誉,不愿意落下一个“独裁者”和破坏共和传统的名声。
第二,懂得与“老丈人”结盟却又目光短浅的失败政客。
庞培非常会选择站队,通过三次政治联姻,登上“老丈人”的云梯。在上一辈苏拉和马略(此处可a至公元前86年1月13日的罗马)的角逐中,庞培以苏拉女婿的身份抱上了独裁者的大腿,这才有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苏拉死后,为了维系“前三头同盟”中他与恺撒的“兄弟情谊”,50岁的庞培再次选择成为比自己小六岁的恺撒女婿。
于是,罗马就像后来戴克里先时期的四帝共治(此处可a至286年3月1日的罗马)一样,达成了短暂的权利平衡。
随着三头同盟中克拉苏的死去,平衡被打破。庞培和恺撒的关系也因为恺撒的女儿尤利娅病死而破裂,两人之间的权利争夺战一触即发。
看到恺撒的实力和声望因在高卢之战中的胜利而不断提高,庞培需要新的政治同盟。于是,他开始向元老院里的保守贵族派靠拢,甚至迎娶了贵族派的一个寡妇为妻。

庞培的政治联姻
然而,善于联姻的庞培在罗马政坛上却没有长远眼光。
他开始享受与恺撒的短暂平衡,以自己的名字建立剧院,举行大型的音乐比赛和斗兽场表演。相反,恺撒却一直生活在营帐中,与士兵们一起经历十年的高卢征战。
第三,手握重兵,却因谜之自信而失败的争霸者。
庞培和恺撒的巅峰对决不可避免,一场法萨卢斯之战也成为庞培人生中的“滑铁卢战役”(此处可a至1815年6月18日的滑铁卢)。
然而,战争之初,庞培还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当时恺撒的军队有2.2万人,其中骑兵只有1000人。而庞培从西班牙等地调集的军队人数是对方的两倍多,骑兵更是占绝对优势,有7000人。
不过,这种“绝对优势”也暗藏危机。一方面,庞培对于自己在阵营中的地位判断失误了,他根本没有掌握绝对的指挥权。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庞培督促贵族派多米提乌斯率领军队与他汇合,可多米提乌斯并没有听从庞培的指挥,甚至当恺撒大军压境的时候,就弃城逃跑了。就连一直支持庞培的元老院贵族西塞罗(此处可a至公元前43年12月7日的罗马)也找各种托词,在西海岸上隔岸观火。
另一方面,庞培被他人怂恿,要求速战速决。他本来的战术是通过长期围困的方式瓦解恺撒。因为庞培占据了有利的地势,有充足的粮食补给。事实证明,这也是非常可行的办法。
可是庞培军队中速决战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元老们和士兵的压力下,庞培无奈开战。

恺撒VS庞培
问题是恺撒的军队虽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但那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兵。而庞培的步兵却是临时拼凑的,以新兵为主力。在法萨卢斯战役的最后时刻,庞培混乱无序的队伍注定了失败结局。
于是,他就像一个行走的沙包一样,从意大利到西班牙,一路撤退,一路挨打。最后,逃亡非洲却遇害身亡。
像庞培这样拥有强大政治野心的人物却往往因为过于自信的矛盾性格,让优势最终变劣势。(详见于规律10 - 成因亦败因:警惕优势变劣势)
历代评价
在意大利任何地方,哪里有我的脚印,哪里自然会生出千军万马!
——庞培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