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比西河战役:罗马的惨败
前因:汉尼拔远征罗马;后果:费边担任独裁官。

文/钱琨

前因

汉尼拔远征罗马:公元前218年,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奇袭意大利,使罗马忙于应对。

公元前218年12月,罗马在特雷比西河畔迎战汉尼拔的远征军,结果罗马惨败。在随后的特拉西梅诺湖伏击战中,罗马再次惨败。

得知汉尼拔已攻入意大利本土,罗马执政官隆古斯老西庇阿都试图阻击汉尼拔。公元前218年冬,老西庇阿率领一支混编兵团,在提基努斯河畔发现了汉尼拔的主力。一场混战中,汉尼拔的努米底亚骑兵包抄到罗马兵团背后,罗马人溃败了。提基努斯河战役后,意大利中北部所有的高卢部落,全部倒向汉尼拔。

12月底,隆古斯率领4万人部队,从罗马城一路向北前进,来到特雷比西河东岸。两名执政官隆古斯与老西庇阿相聚,军营里欢声雷动,罗马人士气高昂。

特雷比西河战役

隆古斯主战,老西庇阿却认为应该坚守。在河西岸扎营的汉尼拔,派出骑兵过河骚扰辱骂,隆古斯被激怒,他决定跨过特雷比西河,向汉尼拔进攻。

汉尼拔严阵以待,他让三弟马戈率领2千骑兵,藏在河西岸左侧的山坡上。汉尼拔的阵型,依次是中路2万步兵,步兵的两翼是骑兵,战象部队位于骑兵的两翼。超过千人的投石手,布于骑兵的前方。

汉尼拔决定全歼隆古斯的罗马兵团,他静静的看着罗马士兵人仰马翻地渡过河,又看着罗马人完成布阵。

隆古斯排出罗马传统的三列步兵阵型,骑兵位于步兵两翼。汉尼拔的战象和骑兵,从两翼发动进攻,投石手混在战象与骑兵中,不断投出石块。罗马人的两翼骑兵试图进攻,但是很快被打退了。

隆古斯命令步兵出击,罗马方阵不断地向前压迫着。步兵强而骑兵弱的罗马,依靠着步兵不断挤压着汉尼拔的中路。在如雨的标枪下,汉尼拔的中路一点点向后退去。

罗马中路的阵型正在拉长。汉尼拔的骑兵和战象,突然从两翼开始向中路包抄,试图把罗马步兵分割成小块,但收效甚微。

马戈的2千骑兵,看到了罗马中路被拉长的步兵方阵,他们从山坡上冲下,直插罗马的后部,这里由一些年老体弱的罗马士兵和罗马的盟军组成,原本当作预备队使用。在马戈骑兵的攻击下,罗马的预备队立刻被打散,罗马人的阵型开始出现混乱。

阵型一乱,罗马步兵的中部,就被汉尼拔的骑兵和战象插入切割,罗马士兵开始失去阵型,一片混乱中,隆古斯决定撤退。大量的罗马步兵和骑兵,疯狂的涌向特雷比西河。

这时候天降大雨,特雷比西河水开始上涨。罗马兵跳入河水中,立刻被上涨的河水淹死。来不及撤退的人,则被汉尼拔的骑兵分割包围,没有放下武器的罗马兵,统统被杀死。

特雷比西河战役,罗马阵亡3万人,数千人被俘,隆古斯和老西庇阿因为指挥不当,被解除执政官职务。汉尼拔军团损失3千余人。

罗马为了挽回面子,由新任执政官弗拉米尼率领4个兵团,追击汉尼拔。

弗拉米尼一路向北追击。汉尼拔军团突然向南行进,绕过弗拉米尼军团,自东向西翻过亚平宁山脉,直扑比萨。

弗拉米尼继续追击,罗马兵团追至佩鲁贾西侧的特拉西梅诺湖畔,一天晚上,罗马军队扎营休息。汉尼拔探子发现,有3万罗马士兵在湖畔休息,如果第二天罗马兵团继续向西行进,就必须穿过湖畔边的一处盆地。这个盆地一面临湖,三面临山,看起来像一个迷你三角洲。

汉尼拔连夜将士兵埋伏在三角洲边的山上。第二天清晨,弗拉米尼兵团全部进入迷你三角洲后,汉尼拔以战象和骑兵为先锋,突然从山上杀下。

位于步兵两侧的罗马骑兵开始逃窜,把步兵的队伍冲散,步兵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山上冲下来的敌人屠杀。此役15000名罗马人被杀,15000人被俘。弗拉米尼死于乱军中。

特拉西梅诺湖战役

因自大而惨败两次的罗马,终于明白,再这样打下去,罗马可能灭亡。罗马必须做出改变,才可能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赢下汉尼拔。

后果

费边担任独裁官:公元前217年秋,罗马在连续惨败之后,由费边担任独裁官,费边的游击战术,使罗马在本年秋冬季,获得休生养息机会。

结论:特雷比西河战役和特拉西梅诺湖畔战役中,罗马指挥官的自大以及复仇心理,使他们失去了正常判断力,最终被更冷静的汉尼拔击败。

阅读数 3.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