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后三头同盟成立;后果:亚克兴海战。
文/WMS
前因
后三头同盟成立:公元前43年,后三头同盟成立,安东尼成为了罗马城最有权势的三人之一。
公元前43年,因为与安东尼之间的私仇,西塞罗被安东尼报复杀死。
西塞罗出身于一个富裕的骑士家庭,靠着他的演说和运用文字的力量,一步步走上罗马政坛,一直都是共和国最忠诚的护卫者。
早在公元前63年的时候,他就曾挫败过喀提林的阴谋。那时,西塞罗当选执政官,对手喀提林因为竞选失利,就开始想走歪门邪道。喀提林打算勾结埃特鲁利亚的军队,强取执政官的位子。好在西塞罗及时识破喀提林的诡计,将他逐出罗马。西塞罗成功地粉碎了喀提林阴谋,阻止共和国被颠覆的命运,这也为他获得了极大的名望,被尊为“国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西塞罗也始终如一地维护着共和国。
西塞罗曾收到过恺撒的邀请,加入前三头同盟,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西塞罗一口回绝了。拒绝了权力的西塞罗随后陷入了政治斗争,当时,只要西塞罗投靠恺撒,那就不会陷入流亡奔波的境地。即便如此,西塞罗从未因此后悔,他绝不会做出有害共和国的事情。
西塞罗因此事受到了元老院的敬佩,之后被元老院召回,一时声名显赫。
如果说,西塞罗之前保卫共和国为他赢得了名誉与声望,那接下来他对共和国的捍卫却招致了杀身之祸。
共和派刺死恺撒后,西塞罗看到了挽救共和国的希望,他向元老院提议,与安东尼一起恢复政府的运行,避免新一轮的内战。可好景不长,安东尼成为执掌罗马大权的头号人物,元老院上下都对他表示怀疑,认为他是威胁共和体制的新势力。

西塞罗像
西塞罗迅速调转矛头,带领元老院一起对抗安东尼。
西塞罗没有别的能耐,但擅长动嘴皮子,他早年靠帮别人打官司为生,口才十分了得。于是,西塞罗趁安东尼缺席元老院会议,当众发表了第一篇斥安东尼演说。在这篇演说词中,西塞罗极尽羞辱,说安东尼为了利益,甘愿出卖肉体。还说安东尼有着窃取共和国的野心,却没足够的能力,又将安东尼比作特洛伊的美女海伦,必然会给共和国带来灾祸。
发表完第一篇演说词后,西塞罗也怕惹怒安东尼没好果子吃,躲出罗马;但他仍觉不过瘾,又连续发表了十几篇演说词指责安东尼。同样支持共和的布鲁图斯听到演说词的内容后,也觉得十分解气。
这些演说词传到安东尼耳朵里,把安东尼气得暴跳如雷,但却无计可施。要是现在报复西塞罗,就正中西塞罗下怀。安东尼没办法,只好暂时咽下这口恶气,但他暗下决心,一定不会放过西塞罗。
西塞罗知道,光是嘴上骂骂安东尼没什么用,必须要有相应的军事实力。于是他找上了当时初露锋芒的屋大维,拉拢屋大维一起限制安东尼的权力。西塞罗将安东尼视作军事独裁者,想借屋大维之手将安东尼击败。
如今,西塞罗与安东尼已势如水火。
西塞罗没想到的是,就在同一年,屋大维竟然与元老院分道扬镳,站到了安东尼的一侧。
公元前43年,安东尼、屋大维和雷必达三人和解,拿下罗马,并成立了后三头同盟。随后立即对他们的政敌伸出毒手,一场政治大屠杀随之而来。三头纷纷列出了自己的清算名单,高居安东尼清单榜首的,无疑当属西塞罗了。安东尼一想起西塞罗对自己先前的辱骂,就想杀西塞罗而后快。
但屋大维跟西塞罗之间没有如此强烈的仇恨,他甚至想过赦免西塞罗,可安东尼坚决不肯。顾及到安东尼内心愤怒的情绪,屋大维只好不再反对。

西塞罗被杀
得到了屋大维的默许,安东尼立即派人追杀西塞罗,这年年底,在卡普阿附近,西塞罗被安东尼派去的军队追杀。可安东尼仍然觉得不够解恨,将西塞罗的头颅和双手割下,钉在广场的讲坛上,这也是之前西塞罗经常演说的地方。安东尼用这种方法以示惩戒与报复,想借此吓退其他共和派。
至此,西塞罗没能拯救他心爱的共和国,为它献出了生命。
后果
亚克兴海战:公元前31年,亚克兴海战爆发,安东尼在这场战争中兵败后自杀。
结论:西塞罗一死,罗马城中又少了一名捍卫共和国的坚定人物。同时,罗马也失去了一名伟大的文学家和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