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不可一世的罗马教皇会被人绑架?教权的黄金时代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文/全历史 哥布林
1303年10月11日,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在与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斗争中彻底落败,忧愤而死,这标志着教廷权势开始衰落。
教权与皇权是中世纪社会的两大支柱,既相互依赖,又争斗不断。从11世纪起,教会开始在较量中占据上风,其中有几个关键节点值得注意。
其一,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通过改革加强了教会实力,他和亨利四世争夺主教叙任权,最后逼后者在雪地里赤足站了三天三夜,史称“卡诺莎之辱”(此处可a至1077年1月25日的卡诺莎)。
其二,英诺森三世(此处可a至1198年2月22日的罗马)时,教会权势终于达到顶峰,他通过灵活外交,操纵大国间关系,例如诱使法国攻打不顺从的英王,结果英王被迫向他臣服。
其三,英诺森三世死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此处可a至1250年12月13日的西西里)曾试图挑战教廷的权威,然而不仅没能成功,还将神圣罗马帝国带向分裂,教会取得了对皇权的巨大胜利。
所以,到教皇之位传至卜尼法斯时,生性傲慢的他自然继承了前人的衣钵,继续鼓吹神权至上,并积极干预各国内政。
然而,他不仅未能让君主们像“月亮”般围着他这颗“太阳”转,反而遭受了奇耻大辱——腓力四世最终派军将他从家中绑架,还让他倒骑着马游街,这让他颜面尽失,不久后便断了气。

卜尼法斯八世被劫
历史上,在教权与皇权斗争中落下风的不只卜尼法斯八世,还有被腓力四世控制的傀儡教皇克莱门特五世以及被囚困在法国阿维农的7位教皇。
奇怪的是,既然卜尼法斯八世遵循了前几任教皇的路线,又为何会落得这般田地呢?
第一,他靠贿选上位,又打压望族科隆纳家族,大失人心。
他的前任们之所以能扼制皇权,既因为他们的领袖气质,也因为他们都曾设法加强教会内部的凝聚力,而他两方面做的都不行。
卜尼法斯非常不得人心,这首先是因为他是靠阴谋上位的。
原来,他的前任切莱斯廷,虽是个虔诚的人,但不擅长治理教会。窥窃神器多年的卜尼法斯,便处心积虑地让教皇意识到自己能力不行,甚至每晚都用教皇房间里的管道传声,装作上帝“告诫”切莱斯廷,教皇之职不适合他。
不久,切莱斯廷就在压力下退位,而他则靠贿选当上了教皇。但即便如此,他还不肯放过他的前任——派人将其关押了起来。据说切莱斯廷在被捕时预言说,卜尼法斯将“像狐狸般溜来,像狮子般统治,再像狗一样死去”,这话后来成真了。
卜尼法斯令人不满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极端堕落。
他的放荡淫乱是出了名的,他自称“和女人、男孩子上床就像搓手般简单”。他将圣职卖给强盗,而且还时常亵渎教义,甚至说那些死后永生的圣人和餐桌上的烤鸡毫无区别。他的主教们对他忍无可忍,都盼着他能早点死。
时人大多对他是敢怒不敢言,但也有例外:显赫的科隆纳家族就敢公开质疑他的权威。
然而,骄横的卜尼法斯组织十字军包围了科隆纳家的城堡,在对手投降后,他又违背了只要投降便不予追究的誓言,铲平了人家的产业,还在田地里撒盐,这导致该家族后来与腓力四世联手。
第二,神圣罗马帝国的分裂使教廷失去了制约法国的手段,在斗争中落入下风。
神圣罗马帝国一向是教权的威胁,在几代教皇的不懈努力下,帝国在腓特烈二世后经历了几十年的皇位空缺,一蹶不振。
然而,帝国的衰落却使教会失去了一个制衡其他大国的工具,而法国这时正在迅速崛起,腓力四世当政后终于开始和教廷正面对抗。

绰号“美男子”的腓力四世
当时,腓力四世为维持与英国的战争,大规模征税,却仍入不敷出,便把征税对象扩大到教会成员。这可惹毛了卜尼法斯,要知道几百年来还没有哪个君主敢向教会收税。
他马上颁布敕令谴责腓力四世,后者则针锋相对,对教皇国实行货物禁运,断了教皇的财源,卜尼法斯只得让步。这事虽然很快平息,但双方从此结了梁子。
不久后,双方争端再起,起因是法王指控境内一名主教谋逆,要求教皇将其革职,以便严办。
这回,教皇真的无法再忍,他发布训令,重申教权至上,向法王施压。但是,暴躁的腓力看都没看训令,直接将其付之一炬,同时还组织召开三级会议,团结一切力量对付教廷。
卜尼法斯恼羞成怒,决定抛出开除教籍的杀手锏,恶狠狠地说要将腓力“贬为马夫”。
腓力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他没有像约翰王(此处可a至1166年12月24日的牛津)那样屈服,而是直接劫持了教皇。
卜尼法斯被劫不仅是他个人的屈辱,也是教权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这是因为:
第一,法王将教廷迁至阿维尼翁,处于法国监管之下,威望日下。

阿维尼翁的教皇宫殿
卜尼法斯死后,腓力四世趁机将一位法国主教扶上了教皇之位。新教皇不仅接受了腓力对教会的征税权,还被迫将教廷迁到了法国阿维尼翁,这件事史称“阿维尼翁之囚”。
在此后的七十余年里,教皇们一直困在阿维尼翁,没了独立性,成了法王的工具。比如若望二十二世,就帮法国将当时的神圣罗马皇帝逐出了教门。
同时,阿维尼翁教廷也是教会史上最黑暗的时代,被彼特拉克称作是“全世界的臭水沟”。
人称“蠢驴”的本笃十二世就集中反映了教会的腐败,这个曾经每次开会都睡觉的家伙,稀里糊涂地被选为教皇,据说他生活奢靡,豢养了三四百名奴仆,每月竟消耗6000枚鸡蛋。
第二,法王取缔了教会扶持的武装组织圣殿骑士团,打击了教会势力。
圣殿骑士团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此处可a至1099年7月22日的耶路撒冷)后的产物,原本是自发保卫朝圣者的骑士组织,后来在教会的庇护下,发展成了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
骑士团在当时极具影响力,主要因为其富可敌国的经济实力。骑士团不仅靠战争发家,还受到了虔诚的欧洲贵族们的慷慨捐助。到12世纪末,骑士团竟拥有9千块领地,年收入高达600万英镑。
然而,骑士团的壮大却引火上身。腓力四世不仅对其嫉妒不已,还欠了骑士团巨额债务,早就想赖账,而现在既然教廷都成了他的傀儡,也是时候该对骑士团下手了。

圣殿骑士团成员遭受火刑
于是,1307年10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全法国的骑士团成员都遭到逮捕。原来腓力早就向各地发送了密函,给骑士团罗织了异端的罪名,还指控他们搞同性恋。
教皇虽然哀求国腓力网开一面,但无济于事,只能眼看着骑士团遭到解散,其成员遭酷刑而死。最后,骑士团头目也被送上火刑柱,据说他临死前诅咒腓力和教皇在一年内暴毙,这话最终竟也应验了。
历代评价
1. 据说卜尼法斯八世教皇当权时像只狐狸,办事时像头狮子,死时像条狗。
——蒙田
2. 十字军的失败,卜尼法斯八世的受辱,伽利略的把陆地放在无垠的太空中间,王权的消灭,教会协定的废止:这一切在当时都曾令人彷徨无主。
——罗曼·罗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