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现代战争:克里米亚战争
前因: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果事件:1854年文官改革。

作者:敬敬 / 编辑:陆伯让

前因: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生产方式,诞生了火车、电报和现代化武器,都被英国运用到战争中。

1853年到1856年,欧洲列强间为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爆发了一场大战,这是第一场现代化的战争。

自从第七次反法同盟彻底击溃了拿破仑,几个欧洲大国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约定,谁要是再有称霸的野心,那其他几个国家就要联合起来对付它,还立了个字据《维也纳条约》。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欧洲大陆上的军事霸主成了沙俄。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很叛逆,偏要搞扩张政策。

尼古拉一世有这个野心,也是看到昔日强国奥斯曼帝国在逐渐衰落,欧洲列强都眼馋这块香饽饽。

尼古拉一世延续了历代沙皇的扩张政策,现在他就想冲出黑海,到地中海和大西洋那边分一杯羹,所以一直觊觎着中间的土耳其海峡。

拿下奥斯曼,俄国就可以坐拥黑海,直冲地中海。

没想到最先找茬的是法国。

拿破仑三世一直想要恢复法兰西帝国的荣光,法国向奥斯曼帝国重申了法国对耶路撒冷的保护权。

沙俄一看,赶紧把这个问题扩大化,说自己也要派军保护奥斯曼帝国内的东正教徒,还要求他们从巴尔干半岛撤军。

这意思不就是摆明要把巴尔干半岛让给俄国吗?

奥斯曼帝国果断拒绝。这一下就点燃了沙俄的怒火,也点燃了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宗教民族混杂,又扼住欧亚,连接黑海地中海,位置十分重要,经常引起战争,被叫做欧洲火药桶。

不过作为“万年搅屎棍”,英国觉得大陆上这些国家吵来吵去,只要不打起来就行。

英国虽然看不惯长期老对头法国,但更担心沙俄这种无休止的扩张有一天会危及到自己的地盘。而且英国当了那么长时间的海洋霸主,自然不愿意看到有人在海洋领域发出挑战了。

但英国内阁一直想和和气气地跟俄国谈判,直到发生了锡诺普海战

锡诺普港是奥斯曼在黑海上的桥头堡,1853年11月,奥军和俄军在这里打算一较高下,奥军利用月牙型的港口,布置了密集火力,只要俄国舰队进来肯定是有去无回。

哪知道天意弄人。

17日晚上黑海上弥漫起大雾,奥军丢掉了俄军的行踪,而且狡猾的俄军还把国旗换成英国的,让奥军误以为是英军来救援了,所以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上双方炮弹势力悬殊,沙俄只用了6艘战船30分钟就击沉了15艘奥斯曼帝国的船。

最后,奥斯曼帝国全军覆没。

锡诺普港口位置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巴黎和伦敦,这场海战被描绘为沙俄对土耳其的屠杀,英法两国舆论一片哗然,给政府施压向俄国开展。

英国看到俄军来势汹汹,确实也坐不住了。法国这个时候提议说,要跟英国一起打俄国。

1854年1月,英法联合舰队开进黑海,陆续向俄国宣战。

英法联军很快在海战中战胜了俄军,但在陆战中却吃了不少苦头。

1854年9月到1855年9月,联军用了300多天才攻下塞瓦斯托波尔

这里是俄军黑海舰队的重要基地,俄军在这里修建了20多处防御工事,大炮就有300多门,联军只有100多门。在俄军炮火下,英法舰队受损严重,愣是登陆不了,只能撤离。

其实英国的备战情况比较糟糕,与欧陆霸主俄国相比,英国陆军人数少得可怜,军队管理制度也落后,仍然采用古老的雇佣军制度,最重要的是,英国的军费支出受到议会严格控制,政府部门还很腐败,俄军在陆地上可以吊打英军。
当然英法联军也没放弃,先后来炮轰了6次塞瓦斯托波尔,最后第6次炮轰的时候,联军一共用了800多门炮,这场炮弹雨把俄军的防御设施被摧毁得体无完肤,俄军也没有人力进行修复,最后带着剩余人马撤离了。

英法联军用了不少重型野炮和不少新型现代武器,而电报、蒸汽动力船舰、铁路等等也第一次在战争中发挥了作用。

英国的护士南丁格尔还在护理伤员时,开创了现代护理事业。

开创护理事业的南丁格尔

因此,不少人把克里米亚战争称作第一次“现代战争”。

1856年,被英法联军对付的俄国终于承认战败,签订了《巴黎合约》。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让俄国放弃了向欧洲扩张的野心,促使了俄国后期的农奴制改革。

后果:文官制度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暴露英国政府的腐败,大量英军死于补给不足,1854年英国开始文官制度改革。

结论:克里米亚战争是拿破仑战争后到一战期间,百年间英国唯一直接参与的欧洲大战,各种新技术为之后的现代战争奠定了基础。

阅读数 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