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在软禁的晚年生涯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因病去世。身为春秋五霸之首的他,并没有为齐国百姓留下一个大好前程,齐国境内上下纷乱,争夺君位与乱政的权臣结党营私,齐国彻底陷入了“五公子之乱”。
齐桓公的子嗣众多,除了造成内乱的公子之外,还有数位公子前往楚国做大夫,更有未载入史册的“黑户”。但这么多的子嗣,也没有为齐国带来光明的未来。齐桓公晚年昏庸,最大的错事莫过于不听从管仲的遗言,重用了易牙、竖刁、启方三人。结果这三人与齐室公子争夺政权,结党扶植新君。齐桓公更是被易牙与竖刁软禁致死。
关于这三人,管仲在临终前曾建言齐桓公,齐桓公起初听从管仲的话,将三人逐出宫门。但管仲死后,齐桓公还是宠信了这三人。
《韩非子·难一》:“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人?’管仲曰:‘微君言,臣故将谒之。愿君去竖刁,除易牙,远卫公子开方。易牙为君主味,惟人肉未尝,易牙烝其子首而进之。夫人情莫不爱其子,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君妒而好内,竖刁自宫以治内。人情莫不爱其身,身且不爱,安能爱君?开方事君十五年,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弃其母,久宦不归。其母不爱,安能爱君?臣闻之:‘矜伪不长,盖虚不久。'愿君去此三子者也。’管仲卒死,桓公弗行。及桓公死,虫出户不葬。”
不过,这三位乱政的权臣,其实只有启方一位是真正的臣子。其余的一位是宦官,一位是厨师。竖刁,是目前有史记载最早的一位宦官。年幼之时就入宫伺候齐桓公,但成年之后必须离宫。因此,竖刁自宫成为阉人,也换取继续待在齐君后宫的资格。竖刁身在后宫多年,掌管内侍、女宫。深谙后宫争斗的竖刁,在齐桓公病重后将其软禁,还筑墙禁止任何人出入。
另一位神奇的弄臣是易牙,根据《孟子》记载,易牙是全天下最懂料理的厨师。
《孟子·告子上》:“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
易牙为了得宠,在齐桓公晚年时,曾经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换取齐桓公的信任。年迈的齐桓公昏庸,但毕竟身为春秋霸主,什么山珍海味没有尝过。也因此,晚年曾发过牢骚,除了人肉没有吃过,其他的都尝过了。得知此事的易牙,就杀了自己的孩子作为食材,烹饪好后献给齐桓公。管仲知道此事之后,告诫齐桓公,连自己的骨肉都能牺牲,他又怎么可能真心的忠爱国君呢,这是万万不能重用的人啊。
但管仲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易牙、竖刁与启方三人乱政,再配合齐室五公子,这一团混乱持续了40年。所谓的五公子之乱,实际上有六位齐国公子在内,一位是合法继承的储君,剩余的5位公子则是非法争夺君位的人。
这六位齐国公子分别是:
- 公子无亏,长卫姬所生。公子无亏于齐桓公死后的前643年被立为齐侯。
- 公子昭,齐孝公,郑姬所生。桓公生前立的太子,于前642年至前633年在位。
- 公子潘,齐昭公,葛嬴所生。于前632年到前613年在位。
- 公子商人,齐懿公,密姬所生。于前612前609年在位。
- 公子元,齐惠公,少卫姬所生。于前608年至前599年在位。
- 公子雍,宋华子所生。
齐桓公在位时,曾经立公子昭为储君。但齐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滥杀群吏,并扶持公子昭的哥哥公子无亏上位。但公子无亏实际上是庶子出身,根本无法统领齐国。出逃的储君公子昭,前往宋国,请来当时可能成为春秋第二霸的宋襄公帮忙。a结果,齐国人民本就怨恨易牙、竖刁乱政,弄得齐国上下民不聊生。一听宋国带军队来攻打,便里应外合,杀了竖刁,并绞杀了公子无亏。公子无亏在位只有三个月,死后也无谥号。公子昭在宋襄公的帮助下顺利继位,成为齐孝公。之后剩余的齐国公子相继弑杀储君继位。但其中有一位公子雍,是从头到尾都没有成功登上君位的人。
齐国历经五公子之乱后,国力大不如前,尽管后来齐灵公、庄公、景公担任齐君时,有著名的谋臣晏婴辅佐,也没有达到能够称霸中原的程度。国力日衰的齐国,只能镇住东面,却无法阻止西面的秦国日渐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