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3死,打砸抢烧不断,“黑命攸关”已变成美国两党间的口水战
与马丁·路德·金的时代不同,这一代民权人士和警察暴力执法的受害者们缺少公认的组织领袖,也无法控制“黑命攸关”运动滑向街头暴力,他们只能指望民主党赢得大选。

席卷美国的“黑命攸关”(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已经有了变味的迹象。

十天前,当威斯康星州的黑人雅布各·布莱克(Jacob Blake)被警察从背后连开7枪后,当地再次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行动。但随后抗议行动慢慢变成街头上的打砸抢烧,整个城市秩序被严重破坏。

更严重的是,8月25日夜里,抗议人群与一名年轻人发生严重冲突,年轻人开枪扫射,导致两人死亡。

“黑命攸关”运动曾经是一场有明确诉求、较为“纯粹”的平权运动,但如今,它的正义性正在被街头暴力驱使下的“群氓运动”所解构。更糟的是,它日益被“工具化”,成为大选年两党互相攻讦的武器。

愈演愈烈的街头暴力

一切都要从8月23日,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的一场暴力事件说起。

当天,29岁的黑人雅布各·布莱克(Jacob Blake)被一名警员从背后连开7枪,他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如今瘫痪在医院。医生表示,“只有医学奇迹能让他成功站起来。”

关于警员开枪的原因,据称是布莱克曾说自己车上有刀,但警员枪击布莱克时,后者手中并没有刀。

警方过度执法、暴力伤人,又没有遵循“警员应携带随身摄像头”的规定,无论怎么看,这就是另一起“弗洛伊德式惨案”。因此在此事发生后,全美范围内本来逐渐平息的抗议游行又一次变得激烈起来。

在抗议活动刚开始的两个晚上,基诺沙市支持“黑命攸关”的人群主要还是在为布莱克伸张正义,年轻的抗议者聚集在已经被金属栅栏包围保护的法庭之外,通宵抗议。

一位特朗普支持者(画面居中带美国国旗款帽子者)正面对基诺沙城如潮的“黑命攸关”运动支持者

图片:法新社

但法庭抗议很快演变成暴力事件,人们带来石头、碎片、硬物甚至火炮,不顾后果地往法庭方向丢。基诺沙法院很快就被四散的火苗照亮。

等到了抗议活动的第三个晚上,打砸抢烧事件开始在基诺沙出现。骚乱让这座城市损失惨重,无数汽车被烧毁,很多建筑变成废墟,不少商店被抢劫一空。

8月25日晚间,基诺沙又发生一起暴力事件。一位名叫凯利·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的17岁年轻人在守护一个加油站时,与“黑命攸关”抗议人群发生冲突。

现场目击者发布的视频显示,里滕豪斯在被一群人追打时失足摔倒,面对冲上来准备殴打他的抗议者,他选择开枪扫射,导致两人被杀,一人受伤。

从政治立场来说,里特豪斯支持“警命攸关”(即“警察的命也是命”,Blue Lives Matter),而这正是与“黑命攸关”针锋相对的运动,意为支持警察在应对抗议游行时采取“积极大胆”的应对措施。

里特豪斯是在听闻布莱克被连开7枪重伤瘫痪、整个基诺沙进入无政府状态后,决定从伊利诺伊州开车来到这里帮助当地警察的。

一位里特豪斯的支持者穿着“解放凯利”的T恤衫行走在游行队伍中

图片:法新社

枪杀事件发生后,他很快被警方拘捕,基诺沙市检察院以“一级谋杀罪”向其发起公诉。

就在执法部门忙着处理此案时,另一起因抗议游行而引发的暴力冲突事件发生了。

8月29日,波特兰警方表示,支持“黑命攸关”的抗议群众与特朗普的支持者在街头发生冲突,一名男子遭枪击死亡。目击者说,被杀的白人戴着一顶饰有“爱国祈祷者”标志的帽子。该团体是波特兰地区一个极右组织,是特朗普的支持团体。

波特兰警局局长洛维尔(Chuck Lovell)8月31日表示:“这种暴力行为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我们正在努力寻找肇事者,并将其捉拿归案。”但截至目前,肇事者依然逍遥法外。

总统候选人之间的口水战

与血腥街头暴力遥相呼应的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的激烈“嘴炮”。

“布莱克事件”发生后,拜登称他在看现场视频时“感到恶心”,“现在让我们团结起来,去维护正义,以此来结束我们国家的暴力和系统性种族主义!”

但特朗普并不想把这一事件与种族歧视联系起来,他说悲剧只能说明警方“发挥失常”, “警察朝一个人背后开很多枪就像是在高尔夫锦标赛中,他们错过了一次三英尺的推杆。”

对于里滕豪斯枪杀2人事件,特朗普明显有他的倾向性。

8月31日,特朗普在当天采访中公开表示,里滕豪斯受到示威者“非常暴力的攻击”,他开枪属于自卫:“我们正在调查,但我想他遇到了非常大的麻烦,(如果不开枪的话)他可能会被杀死。”

不久后,拜登在匹茨堡针锋相对地回击称,总统为谋杀者站台是在煽动暴力:

“今晚,总统拒绝谴责暴力。他甚至没有谴责一名因枪杀他人而被指控谋杀的人。他也许以为‘法律和秩序’这两个词会使他变得强大,但他没有呼吁自己的支持者放下手里的武器,这说明他是多么软弱。”

事实上,类似的打嘴仗早已成为两位候选人在应对种族歧视和街头暴力问题上的“常规操作”。

尤其是当基诺沙的抗议活动逐步演变成暴力活动后,特朗普找到了兴奋点,他在8月26日的推文中写道,“我们绝不容许美国街道上出现趁乱打劫、纵火、暴力和其他不法行为。”

相比之下,拜登对于暴力行为的态度确实有些暧昧,“抗议暴行是一种权利,同时是绝对必要的。烧毁社区不是抗议,而是不必要的暴力。”

面对“不必要的暴力”,拜登和他的民主党同僚们的解决思路是什么呢?

在“黑命攸关”运动风暴中心的波特兰市,面对愈演愈烈的街头暴力,该市市长、民主党人恵勒依然拒绝联邦政府的援助,表示波特兰不需要“分裂和煽动的政治”。在面对特朗普的指责时,他回怼称,“是总统你,制造了美国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混乱!”

而拜登的看法本质上与恵勒如出一辙,他认为波特兰暴力事件真正应该负责的是特朗普,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是总统。”

当地时间9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到访基诺沙,视察被暴力行动损毁的城市街头

图片:法新社

在共和党这边,他们压根不承认种族歧视问题。即使9月1日特朗普到访威斯康星州基诺沙,他也只字不提种族问题,其新闻秘书更是透露,特朗普没有与受重伤的非裔男子家人会面的计划。

事实上,在到达基诺沙后,特朗普主要是视察被暴力和纵火破坏的街区,抨击负责管治威斯康星州和基诺沙的民主党人,“他们不想我们介入,然后就发生了破坏事件!”

说到底,特朗普和拜登在基诺沙暴力事件上的争论,不过是在争取威斯康星州的选票而已。

“自我工具化”的民权运动领袖

当“黑命攸关”运动演变成街头暴力,而两党只将惨案作为攻击对方的素材时,民权运动领袖们提出的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快给民主党投票。

8月28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举行纪念1963年“向华盛顿进军”民权运动的游行活动。

57年前的这一天,约25万名民权运动支持者聚集在从林肯纪念堂到华盛顿纪念碑1.9英里(3公里)的地方,聆听黑人民权领袖们的演讲。就在这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集会上,马丁·路德·金发表了那篇经典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今年这场活动的名称为“承诺游行:把你的膝盖从我们的脖子上移开”,很显然,它呼应的正是今年5月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

由于疫情原因,“承诺游行”活动当日只有5万多人到场,但聚集了几代活动人士,除了呼吁警察改革,他们的重点就是敦促美国人在11月大选中为民主党投票。

“承诺游行”队伍中的“黑命攸关”运动支持者

图片:法新社

“这个国家从没见过如此强大的民权运动,这是我父亲所说的良心联盟的现代化身。”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马丁·路德·金的长子马丁·路德·金三世在演讲中称,特朗普总统“混淆了自大与伟大的概念,正是他的决策让美国陷入混乱”。

乔治·佛洛伊德的妹妹布里奇特·弗洛伊德也在集会上发言,她呼吁群众“继承自己哥哥的遗志”:“哥哥今天不能发声了。但我们必须帮他发声,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而在民权运动的领袖们看来,要发生“改变”当然要投票给民主党,因为他们相信,只有民主党的总统执政,警察改革法案才能获得通过。

可是,这一代民权运动领袖能像马丁·路德·金那样创造历史吗?

从近十天的抗议行动来看,无论是17岁少年射杀两人,还是特朗普支持者被杀,由黑人布莱克被警方枪击而爆发的新一轮“黑命攸关”抗议运动,已经从为死者伸冤的和平抗议转入了大规模街头暴力。

种种迹象显示,这场2020年第二波美国黑人平权运动的正义性,正在慢慢消解。

当年马丁·路德·金在谈到他所坚持的非暴力反抗理论时曾经指出,即使为了崇高的目的,谎言、欺骗、暴力等手段也不能使用,因为“目的不可以证明手段的正当”:

“手段代表的是实现中的理想,而目的则代表的是进行中的理想。因此从长期而言,破坏性的手段无法带来建设性的目的,因为目的即预先存在于手段之中。”

从基诺沙市后来的发展情况来看,马丁·路德·金的观点简直就是精确的预言。

————————————

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全现在”,朋友圈的世界也会不一样。

阅读数 8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