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英国殖民埃及;后果:南非共和国建立 。
作者:敬敬 / 编辑:陆伯让
前因:英国殖民埃及
1852年和1854年,荷兰人分别建立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布尔人共和国,然而英国1881年殖民埃及后,荷兰人的殖民地就成了英国在非洲扩张的阻碍。
1899年到1902年,英国人为了争夺南非殖民地和资源,与布尔人开战,投入四十多万兵力,却最终只能被迫与布尔人谈和,这就是第二次布尔战争。
别误会,布尔人不是非洲原住民,他们是荷兰移民在南非的后代,发展出了不同于母国荷兰和非洲土著的文化。
他们先后建立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共和国,在南非活得非常滋润。

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共和国位置
但英国也觊觎南非的资源,1814年获得了开普殖民地,彻底打破了布尔人在南非的特权。
1880年双方就打了一架,这是第一次布尔战争,但规模小,影响也不大,布尔人承认英国女王为宗主,但是还是自治的,英国有一些管理布尔人的特权。
而布尔战争,都是指第二次布尔战争,这可是英国作为世界第一殖民帝国的转折点。
第二次为什么打起来呢?
原来布尔人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加上原本储量巨大的金刚石矿,他们想要凭借矿产完全独立,因为英国人指手画脚,却没有改善布尔人的生活。
但英国也不肯轻易放弃这块肥肉,还想要打通非洲南北的两端的殖民地。

英国1881年殖民埃及后,南北两大块殖民地相隔较远,拿下布尔人的地盘后,英属殖民地可以连接起来。
于是,1899年10月,财大气粗的英国人主动发动战争。
当时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布尔人总共才44万人,拿什么和英帝国抗衡?
一开战,大英帝国先损失2800多人,首战失败。
英军在东、中、西三条战线上反攻,一周内,全都被布尔人打退。而且西方社会同情布尔人,十几个国家都有青年前往南非原著布尔人。
而战前,英国人相信胜利很快就会到来。
当时保守党政府在国际社会大肆宣扬,布尔人是和平破坏者,他们要去保护英国侨民的权益,夺回属于英国的金矿。政府相信,打仗就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圣诞节前就能结束。
英国民众被煽动起来,纷纷支持。
而不少官员也等着发展战争财。殖民大臣老张伯伦在倒卖军火,他兄弟管理的一家公司给陆军供应军火,价格却意外地高。

张伯伦父子:老张伯伦约瑟夫(左)小张伯伦内维尔(右)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布尔战争,自由党领袖劳合·乔治就公开反对布尔战争,说这是不正义的。
他一直在对抗张伯伦,猛烈抨击政府。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乔治和张伯伦父子始终排斥。
后来小张伯伦(签署慕尼黑协定的那位)设了个局,乔治去伯明翰为自由党演说时,突然冲来众多暴民,差点杀死乔治。
但是布尔战争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自由党也有不少人支持布尔战争,反战的乔治被骂的狗血淋头,肖像被公开烧毁。
虽然开局失利,但是人们还是相信会彻底战胜布尔人。为了洗刷一开始战败的耻辱,英国人对战争更加执着了。
当时,大名鼎鼎的丘吉尔还是个毛头小子,作为战地记者去南非战场采访,却不幸被俘。
但丘吉尔绝非坐以待毙之辈,他与战俘小伙伴们偷偷绘制监狱地图、收集情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逃出。返回英国后,丘吉尔成了媒体宠儿,人民视他为英雄。

年轻时的丘吉尔
尽管英国人热情高涨,但是战争的胜利天平,仍然偏向布尔人。
布尔人用机动而灵活的游击战打击英军,还派出了自行车兵干传令、侦察等活儿。
有个“猎人侦察队”令英军格外头疼,甚至对每位队员的人头开出1000英镑的悬赏。但直到战争结束,也一无所获。可能是战场上越不如意,英国军队投入越大,一度向南非增派人数高达45万。
为了逼迫布尔人投降,英国人四处烧杀抢掠,实行焦土政策。而且,英军虐待集中营里的老弱妇孺,这事被一位叫埃米莉的英国女人曝光,英国政府立刻判处她叛国罪,驱逐出境。
无论英国人的心气多高,布尔人的抵抗多坚韧,战争结果是两败俱伤。布尔人死亡人数高达2.8万余人,而堂堂“日不落帝国”更是付出近10万人伤亡,还有2.2亿英镑军费的代价英军对布尔人的残酷镇压也受到欧洲的一直谴责。
1902年2月,双方最终却只能接受握手言和,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还获得了金矿,使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业和黄金交易的中心,但是高昂的代价,让英国收起了扩张的触角。

非洲的英属殖民地练成一片
后果:南非共和国建立
1910年5月31日由原先分离的开普殖民地、纳塔尔殖民地、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组成南非联邦,后来成为南非共和国。
结论:这一战成为英国政治、军事和国际影响力上的转折点,英国终结了殖民扩张,此后采取全面收缩战略,将战略重点转移回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