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后果:万安专权;西厂汪直擅权;孝宗即位
前因:
夺门之变。
成化二年(1466年)正月,36岁的万贞儿为明宪宗朱见深生下了皇长子,明宪宗大喜,大赦天下,当即加封万贞儿为贵妃。从此万贞儿统御后宫,得宪宗专宠。
结果没想到,万贞儿的儿子还没满1周岁,在同年十一月便死了,万贵妃悲痛欲绝,心理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于是后宫之内,凡是有诞下皇嗣的妃嫔,万贵妃都要加以迫害,而宪宗对万贵妃也是一味娇宠,一时之间,前朝后宫,为万贵妃独尊。
一个半老徐娘,又失去了皇嗣,为何还能得到宪宗专宠,为所欲为呢?
这还要从宪宗悲惨的童年经历说起。当年土木堡之变,宪宗的父亲明英宗被蒙古人抓走,大明朝岌岌可危。于谦上奏当时的孙太后,拥立宪宗的叔叔郕王朱祁钰登基。宪宗的奶奶孙太后担心孙儿未来可能会遭废弃,于是将自己的侍女万贞儿派到当时还是太子的宪宗身边,吩咐她要全力照顾宪宗周全,从此万贞儿便与宪宗形影不离,这一年,万贞儿19岁,而宪宗才2岁。
万贞儿的时间地图
朱祁钰登上皇位后,一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在宪宗5岁那年,果然将宪宗废为沂王,赶出宫外。这样的遭遇给5岁的宪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以致于落下了口吃的毛病。而就在宪宗幼小的心灵孤独无助时,只有万贞儿不离不弃陪在他的身边,既像姐姐,又像妈妈,更像情人,由此宪宗对万贞儿产生了深深依赖,形成了恋母情结。
如果宪宗可以这样安稳一生也就罢了,可命运偏偏又将他推上皇帝宝座。宪宗10岁那年,曾被蒙古人抓走的英宗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皇位。宪宗再度成为太子,英宗死后,宪宗登基为帝,如此一来,万贞儿也开始了她专宠的一生。
成化二年,皇子的夭折对万贵妃打击很大,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使她不光专权乱政,而且毒害皇嗣。成化五年,柏贤妃为宪宗又生下了一个皇子,宪宗很高兴,随即便立为皇太子。然而万贵妃却很不高兴,于是在第二年,就安排亲信把小皇子毒死了,宫人太监们都知道是万贵妃所为,却没人敢去告发。此后多年,后宫的妃嫔有了身孕,万贵妃都要进行加害。
后来突然有一天,万贵妃得知宪宗宠幸了藏书阁的女史纪氏,而且纪氏还怀了身孕。万贵妃立即派宫女去给纪氏堕胎。不过,由于纪氏人缘很好,宫女去了之后实在不忍心进行加害,就回来骗万贵妃,说纪氏根本没怀孕,只是肚子里长了“病痞”。

影视剧中的万贞儿
数月之后,纪氏的孩子出生,万贵妃知道自己受了骗,又立即派了一个叫张敏的太监,让他去想办法把皇子溺死。结果这个张敏不但没溺死皇子,反而想办法帮忙把小皇子藏了起来,就这样,太监和宫女背着万贵妃,一直把小皇子养到了6岁,这个小皇子就是宪宗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关于朱佑樘,会另外再详细讲。
万贵妃仗着宪宗对她痴迷的宠爱,不光在后宫只手遮天,而且还把权力的手伸向了朝堂之上。在太监集团中,万贵妃提拔了御马监一个小太监,靠着讨好万贵妃,这个小太监被宪宗重用,设置了西厂,成为西厂提督。而在内阁中,万贵妃认了一个 “侄子”,这个“侄子”后来成了内阁首辅。这二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太监汪直和有“万岁阁老”之称的万安。他们都曾专权擅政、权倾朝野,一时将明朝政局搅得鸡犬不宁,而这一切,都是拜万贵妃所赐。
后果:
万安专权;
西厂汪直擅权;
孝宗即位。
结论:万贵妃依仗明宪宗对自己的痴迷宠爱,不仅在后宫无所欲为,毒害皇嗣。而且还在朝局上扶植西厂太监汪直和内阁首辅万安,为后来的万安专权和汪直擅政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