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1792年9月20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后果:1793年12月18日,奥地利、普鲁士、英国等国组成的反法同盟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军队在法国土伦港展开战斗。
前因
1792年9月20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年1月21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人民推上断头台,以“叛国罪”处死。
此前,他不仅认可了《人权宣言》,还在巴黎人民面前宣誓效忠《宪法》。1791年9月,巴黎的人民还对他高呼:“国王万岁!”
可是为什么仅仅过去了一年多,路易十六被“爱戴”他的人民送上了断头台?
从1791年到1793年,路易十六有三大决策性失误,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路易十六的时间地图
第一,他试图逃离法国,但失败了。
在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留下一封痛斥大革命违法的信函,企图带着家人逃到奥地利拉援军,镇压大革命。
作为一个封建君主,他希望重新夺回王权。然而他在逃亡的第二天就被革命党人抓住,随后被押回巴黎。
路易十六回巴黎的时候,道路两侧的巴黎人鸦雀无声。人们对国王的欺骗行为愤怒不已,原本拥护国王的那些人也纷纷转而赞成共和,第一次发出了废黜国王的呼声。
第二,他以虎驱狼,联合境外势力打击大革命,结果露馅了。
路易十六在回到巴黎后,仍然继续积极与境外势力联系,希望借由其他君主国家的武装力量,镇压法国大革命。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积极响应,在1792年4月组织起军队,开赴法国边境。
反法战争开始后,法军节节败退。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开战不久,巴黎就流传出“这一次奥地利对法国的军事行动,其实是路易十六授意所致”这样一条消息。
1792年6月20日,两万多名暴民控诉国王对前线法军的背叛,要求路易十六接受国会的制裁,并来到路易十六居住的杜伊勒里宫门前逼宫。

杜伊勒里宫
这些冲进宫殿的示威者手持火枪和长矛,甚至还有人拖着一双大炮跟在后面。他们在一个房间里发现了路易十六,并把他逼到了窗前,路易十六被迫表态支持革命。
法国人民欢欣鼓舞,因为他们令国王屈服了。
但是他们没有开心多久,8月1日,普奥联军就给巴黎人民送了一份名为《布伦瑞克宣言》的文件。
选择站在普奥联军身边,是路易十六的第三个决策失误。
在这份文件中,普奥联军试图恐吓巴黎人:如果杜伊勒里宫遭到袭击、王室成员受到侮辱或者是在暴力冲突中有所损伤,那么反法联盟联盟将让巴黎成为一座“复仇之城”,并给巴黎人民带来“终生难忘的记忆”。
巴黎人被这份文件激怒了,他们更加确信这是路易十六企图破坏革命以恢复旧制度的罪证。
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他们这次直接冲进王宫,囚禁了国王,推翻了君主政体,结束了3年来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9月22日,在全体巴黎人和国会议员的见证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国会最后达成决议,让议员们组成法庭对国王进行审判,当场表决对路易十六的惩处。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3年1月14到17日,表决分三次进行:
首先是对路易十六“是否有危害国家安全之罪”进行表决,议员一致认为国王有罪。
其次是就国民公会对路易十六之判决“是否须人民批准”进行表决,结果以424票对287票,否决了“须人民批准”。
再次是就路易十六“应受何种刑罚”进行表决,结果是361票主张无条件判处死刑,26票主张判处死缓,334票主张监禁或放逐,5票弃权。
国王最终被判处死刑。
1793年1月21日上午,路易十六从圣殿塔被带到协和广场,至少有八万人围观行刑。
国王花了几分钟做完最后的忏悔之后,就走上了断头台。然而刽子手粗暴的抓住他,脱下他的外衣并将他的双手绑在身后时,他再也无法保持冷静。
行刑的一刻终于到来。只有与国王离得最近的人们听到了他最后的话。他说:“先生们,我是无辜的。我原谅所有把我送上死路的同胞。我祈求上帝,法兰西从今以后永远不要再有流血。”
铡刀落下,路易十六的尖叫戛然而止。
或许,路易十六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他曾是个国王。
后果
1793年12月18日,奥地利、普鲁士、英国等国组成的反法同盟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军队在法国土伦港展开战斗。
结论:路易十六死后,暴力却没有离开法国。新登场的国家一把手罗伯斯庇尔开始了他的恐怖政治,所有反革命者、异见人士,乃至农民都被无情残杀。无休无止的流血事件,仍将在法国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