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王朝建立:又一个黄金时代
前因:瓦西里一世加冕;后果:拜占庭帝国进入“黄金时代”。

文/清秋

前因

巴西尔一世加冕:巴西尔一世865年被加冕为米哈伊尔三世的共治皇帝。

867年,拜占庭的共治皇帝巴西尔一世,因为皇帝米哈伊尔三世性情反复无常、对巴西尔一世心生不满,就决定先下手为强,将米哈伊尔三世杀死在寝宫之中。

巴西尔一世十分关心宗教事务,刚成为皇帝不久,他就罢免了原先的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并着手恢复与罗马教皇之间的关系。双方的关系前期得到了迅速缓和,但在君士坦丁堡教区地位的问题上又发生了争执,最终不欢而散。之后皇帝将罗马教廷扔在一旁,单独召开宗教会议。

描绘瓦西里一世及其子的壁画

这次的宗教会议充分肯定了君士坦丁堡教区的地位,并给予保加利亚教会部分的自治权,因而获得了保加利亚的支持,通过一定程度的妥协,拜占庭帝国为自己在巴尔干半岛赢得了一个有力的盟友。

由于之前的毁坏圣像运动,拜占庭帝国逐渐失去了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塞尔维亚地区甚至出现了一个独立王国,严重威胁着拜占庭的统治地位。同时,意大利南部的阿拉伯人也越过地中海,逐渐侵入亚德里亚海,包围了海岸的一座城市。

拜占庭海军在不利情况下坚持出海,与阿拉伯人的海军展开会战,最终战胜了阿拉伯人,解除了阿拉伯人对这一地区的包围,重建了拜占庭对上述地区的统治。这次战斗使拜占庭赢得了达尔马提亚沿海城市与内陆斯拉夫人的贡金和军事援助,拜占庭的力量大为增强。

马其顿王朝的金币

在帝国的西部边境,巴西尔一世派出大使,与法国国王路易二世和罗马教廷结成同盟,共同应对阿拉伯人的挑战。就战略层面而言,这次行动无疑是失败的,这一松散的联盟没能成功遏制阿拉伯人的入侵,反而失去了地中海的重镇马耳他,法国和拜占庭也因此反目成仇,巴西尔一世原计划让其子迎娶法王路易二世的女儿,最终也不了了之。

与法国关系恶化之后,拜占庭乘机与属于法国的巴里达成协定,重新夺回了这座军事重镇。但一场更大的失败在等着拜占庭帝国。878年,地中海最重要的咽喉要地—西西里岛沦陷于阿拉伯人之手,地中海的主动权又一次被阿拉伯人夺去。

相较于西线战事,东线的进展无疑要稍好一点。在吸取了西线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拜占庭帝国将全力投入东线战争之中。872年,拜占庭皇帝让其女婿出任拜占庭军队的总司令,与盘踞在此的基督教异端—保罗派展开激战,在一番血战后彻底击溃了这个老对手,保罗派的领袖也在战斗中身亡。

拜占庭乘胜追击,一直挺进到幼发拉底河流域,接连夺取了两座重要的城镇,之后又取得了一些小胜,将边境线稳定在幼发拉底河一线,奠定了马其顿王朝日后在东方边境系统扩张的基础。

马其顿王朝的大致疆界

与对外战争一同进行的还有皇帝主导的法律改革。巴西尔一世时代,查士丁尼留下的《罗马法》已经与此时拜占庭的形势格格不入,法律亟待完善修改,司法问题成为影响拜占庭内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巴西尔一世计划编篡一部以希腊文书写的综合法律文集,取名《古法纯净》,但这部法律并未证实颁布,有学者猜测它或许根本没有完成,但它为之后利奥六世的法律建设奠定了基础。

之后,巴西尔一世又颁布了《法律手册》作为大型法典的简介,便于民众和法官检索。通过巴西尔一世在内政、外交和军事方面的种种努力,马其顿王朝一扫“毁坏圣像时代”的阴霾,拜占庭历史发展迎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

后果

拜占庭帝国进入“黄金时代”:巴西尔一世建立马其顿王朝之后,历代皇帝开疆拓土,拜占庭帝国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结局:巴西尔一世对内稳固内政,对外积极开疆拓土,拜占庭帝国又一次焕发生机,开始了历史上又一轮繁荣与发展时期。

阅读数 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