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维皈依天主教:从蛮族到圣徒
前因:苏瓦松战役;后果:法兰克人征服高卢

文/全历史 张君恪

前因

苏瓦松战役:公元486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在苏瓦松击败原罗马驻高卢军队统帅,法兰克人得以占据高卢北部。

公元496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皈依天主教,成为第一个皈依天主教的日耳曼人领袖。

自公元四世纪以来,大量日耳曼人迁入罗马帝国境内。罗马人将这些人视作蛮族,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信天主教。

法兰克人领袖克洛维在原属罗马的高卢地区扩张时,意识到了天主教在当地的巨大影响力。

有一次,克洛维在攻打一座教堂时,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但没想到遭遇了天主教徒的强烈抵抗。之后克洛维开始注意谨慎处理与天主教的关系。

克洛维一世画像

486年,克洛维取得苏瓦松战役的胜利,消灭了罗马在高卢的最后一支精锐力量。事后克洛维曾纵容过士兵抢劫教会财产。受到洗掠的教区主教要求退回教堂收藏的圣器——一只大而精美的广口瓶,克洛维答应了他的请求。

但那只瓶子早已被一个士兵打碎。第二天,克洛维让所有士兵接受集合接受检阅,特意来到那位打碎瓶子的士兵面前,把士兵的战斧扔在了地上,说这把战斧没有得到好的保养,并不锋利。

士兵弯腰捡战斧时,克洛维迅速抡起了自己的战斧,杀死了他,说:“你在苏瓦松是这样对待瓶子的,现在我也像你对它一样对待你!”

克洛维此举不仅树立了自己在士兵心中给的权威,也给了教会一个交待。与其他日耳曼国家迫害天主教徒的做法相比,克洛维对教会的态度要友善一些。

493年,克洛维为了维持外部环境的安全,娶了勃艮第王国的公主克洛提尔达,用联姻的方式与勃艮第王国结盟。

克洛提尔达是一位天主教徒,婚后一直劝克洛维皈依天主教。尽管克洛维知道天主教在高卢有巨大影响力,但并没有皈依的想法。克洛蒂尔达让儿子受洗时,克洛维还发了脾气。

克洛维曾说过:“我所统率的人民是不会允许我抛弃他们那些神的。”当时法兰克人大多数信仰被天主教视为异端的阿利乌斯教,还有原始的多神信仰。

克洛维和他的妻子克洛提尔达

后来克洛维突然皈依天主教,传说是因为克洛维与阿勒曼尼人交战时差点全军覆没,情急之下向妻子信奉的上帝祈祷,居然奇迹般地反败为胜了。克洛维被上帝的神力折服,才皈依了天主教。

后世有学者认为,这只是克洛维的借口。他皈依天主教,是与教会互相接触后达成政治合作的结果。

当时克洛维打败了阿勒曼尼人,扩张了法兰克人的领土,并加冕为法兰克国王,成为了蛮族中最有权势的领袖,不再担心因为皈依天主教而引起族人不满。

克洛维需要一个理由,使高卢人和留在高卢的罗马贵族更好地服从自己的统治。这个理由就是天主教。克洛维皈依天主教后,他就不再是蛮族国王,而是天主教的圣徒。

此外,克洛维还想征服南高卢地区(大致位于今法国南部、意大利和瑞士边境地区)的西哥特王国勃艮第王国。这两个由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信奉阿里乌斯教,曾与法兰克人结盟,联手对抗罗马人。

克洛维想要终结同盟关系,征服南高卢,就要师出有名。皈依天主教后,克洛维就能以打击异端名义向他们宣战。交战时克洛维还能争取到天主教会的支持。

此外,天主教会在高卢失去罗马人的庇护后,也需要寻找新的政治合作伙伴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颇有权势的克洛维就成了他们接触的重要对象。

克洛维受洗的兰斯主座教堂

兰斯大主教因克马尔(Hincmar)的《圣雷米传》记载,496年,克洛维在巴黎的兰斯大教堂接受主教雷米的洗礼,正式皈依基督教。传说主教雷米准备为克洛维涂圣油时,发现圣油恰巧用光了。

正在此时,教堂顶上出现一大片耀眼的光芒,一只白鸽衔着一个装满圣油的瓶子从天而降。主教雷米认为这是来自上帝的帮助,于是就用这个瓶子里的圣油为克洛维施洗。

在克洛维的影响下,皈依天主教的法兰克人越来越多。有了教会的支持,法兰克王国顺利地统一了高卢地区。很多日耳曼部落也在法兰克人的影响下,皈依了天主教。天主教得以突破原西罗马帝国的疆域,遍及西欧地区。

后果

法兰克王国征服高卢:公元507年,克洛维在武耶战役中占领了西哥特王国,基本征服了高卢地区。

结论:克洛维皈依天主教是政权与教会神权互相利用的结果,也是后来西欧日耳曼国家政权与教会频繁冲突的源头。

阅读数 9.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