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罗斯拉夫继任大公:夺嫡之争
前因:弗拉基米尔去世;后果:基辅罗斯陷入封建割据。

文/全历史 胥言

前因

弗拉基米尔去世:公元1015年,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去世,留下虚悬的大公之位,导致基辅罗斯爆发夺位的内战。

公元1019年,诺夫哥罗德王公雅罗斯拉夫击败长兄斯维亚托波尔克,夺得了基辅大公之位。

四年之前,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突然去世,来不及指定继承人。除了长子斯维亚托波尔克留在基辅,弗拉基米尔的其他几个儿子全都远在外地镇守。斯维亚托波尔克早年曾因谋反被囚禁多年,实际上不被弗拉基米尔信任,不能做接班人,所以他就有了杀死弟弟们,独掌基辅罗斯大权的野心。

斯维亚托波尔克的兄弟之中,最受弗拉基米尔信任的鲍里斯,当时正率领着父亲的亲兵队在外打仗。史书中对斯维亚托波尔克究竟实力如何没有记载,只知道他利用父亲突然去世留下的权力真空,以长子身份抢占了首都基辅,用城中的财宝收买维什格勒德城(基辅以北的军事堡垒)的贵族,得到了对方的支持和许诺,答应帮忙除掉鲍里斯。

斯维亚托波尔克的所作所为,让他获得了“恶棍”的称号。

斯维亚托波尔克占领基辅的消息传来,这些亲兵都劝鲍里斯攻打基辅。可是鲍里斯为人仁慈,不愿意和大哥交战,结果被斯维亚托波尔克的刺客杀死。

斯维亚托波尔克铲除了最大的威胁鲍里斯,不久就自称大公。消息传到诺夫哥罗德,雅罗斯拉夫怕大哥对自己下手,于是他打出“结束斯维亚托波尔克暴政”的旗号,征召了4000士兵,开始向基辅进军。

基辅毕竟是罗斯人的首都,城墙坚固,兵精粮足,所以雅罗斯拉夫到达基辅后,还不敢轻易交战。两军就隔着第聂伯河对峙了三个月。

基辅军队看雅罗斯拉夫迟迟不出手,以为他害怕了,就隔着河辱骂诺夫哥罗德人,说他们是木匠,只配盖房子。诺夫哥罗德人受不了羞辱,向雅罗斯拉夫请战,在黎明悄悄渡河,发动了偷袭。

斯维亚托波尔克整夜和部下们喝酒狂欢,毫无准备,一下就被诺夫哥罗德人击垮了。当时已是冬天,基辅军队被逼退到结冰的湖上,结果因为人数太多,压裂了冰面,很多人落水淹死。混战之中,斯维亚托波尔克侥幸逃脱,投奔了他的岳父,波兰国王波列斯瓦夫

波列斯瓦夫对帮女婿复国这事特别热心,因为他早就想向东扩张,也曾经进攻基辅罗斯,但是被弗拉基米尔击败,而且导致斯维亚托波尔克被囚禁的谋反事件,很有可能就是波列斯瓦夫怂恿的。现在基辅罗斯爆发内战对波兰可是天大的好消息,波列斯瓦夫决定亲自带兵东进。

雅罗斯拉夫得到情报,决定主动出击,在西布格河拦截波兰军队。雅罗斯拉夫的军队从来没到过西布格河,不熟悉地形,被打得大败,只剩下4个人逃回了诺夫哥罗德。

波列斯瓦夫进入基辅之后,没有让斯维亚托波尔克做基辅大公,而是纵兵抢劫,并且吞并了属于罗斯人的切尔文城。最后因基辅爆发起义,才不得不留下斯维亚托波尔克,退回了波兰。

波列斯瓦夫像

雅罗斯拉夫败退回诺夫哥罗德,感到心灰意冷,想躲避到海外去。他的表叔君士坦丁·多布雷宁带人凿沉了所有船只,表达了绝不逃亡的态度,然后带头和众多将领、贵族捐钱,重新拉起了一支队伍,这才让雅罗斯拉夫又燃起了斗志。

雅罗斯拉夫向瑞典求援,娶瑞典公主为妻,最终得到了军事援助,再度进攻基辅。斯维亚托波尔克再次被击败,不敢再去波兰,转而投奔了佩切涅格人,希望借助对方强大骑兵击败雅罗斯拉夫。

最终,双方在里托平原展开了决战。

里托平原正是雅罗斯拉夫的兄弟鲍里斯遇刺的地方。战前,雅罗斯拉夫祭典了鲍里斯,发誓要让斯维亚托波尔克血债血偿。随后,雅罗斯拉夫率领军队与佩切涅格人展开厮杀,从早一直杀到晚,很多人最后都是赤手空拳地肉搏。雅罗斯拉夫最终击败了佩切涅格人,斯维亚托波尔克再次逃亡,死在了半路上。

至此,雅罗斯拉夫才终于彻底击败斯维亚托波尔克,登上了基辅罗斯大公的位子,开始了他长达35年的统治。

不过,雅罗斯拉夫的统治依然不稳定,就在他和斯维亚托波尔克争斗时,他的另一个兄弟姆斯季斯拉夫以基辅罗斯的南部为根据地,不断扩充着自己的实力。雅罗斯拉夫腾出手时,已经无法吞并姆斯季斯拉夫了,最后不得不和对方签订协议,划第聂伯河而治。

基辅的雅罗斯拉夫雕像,重点之一就是他手中所按着的法典。

直到1036年,姆斯季斯拉夫去世,雅罗斯拉夫才成为整个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开始在国内推行他的政治理念。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编纂罗斯第一部成文法典。

《罗斯法典》的第一条是关于“血亲复仇”的,也就是规定凶案死者的亲属可以杀死行凶者,但也规定没有亲属复仇的情况下,行凶者需要赔偿四十个银锭。用法律保护人的生命的同时,也肯定了原始的复仇行为,这恰好说明了雅罗斯拉夫是罗斯社会转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后果

基辅罗斯陷入封建割据:公元1054年,雅罗斯拉夫去世,基辅罗斯陷入长期的夺位之争,最终分裂成许多小的公国。

结论:雅罗斯拉夫成功夺得了大公之位,让基辅罗斯免于分裂。《罗斯法典》的编纂,使其统治更加规范,秩序更加森严,罗斯开始逐渐从部落制度向封建制转变,王权得到加强,各个小公国开始出现。

阅读数 4.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