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危机:揭秘爱德华八世退位
前因:纳粹上台;后果:乔治六世继位。

作者:李佳佳 / 编辑:陆伯让

前因:纳粹上台

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宣扬独裁以及种族优劣、“夺取生存空间”等论调,带来战争阴影,英国人坚决反对英王室的亲德立场。

1936年12月11日,在位仅325天的英王爱德华八世宣布主动逊位,选择与辛普森夫人共度余生,成为英国和英联邦历史上唯一自愿退位的国王。

二十世纪30年代的欧洲,纳粹鼓吹种族优越,侵略扩张,让欧洲人极为排斥。

但英王室恰恰与德国有着极深的渊源,不但王室本身就有德国血统,此时王位还由来自德国的萨克森-科堡-哥达王室继承了。

为了表明和英国人民在一起的决心,王室果断将德国风的“哥达王室”改名为英国化的“温莎王室”。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徽章

偏偏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国王爱德华八世爱上了一个亲纳粹的女人。

一个人在爱情上的选择,必然会与自身性格紧密相关。爱德华喜欢标新立异,与规规矩矩待在王宫相比,他更喜欢穿皮衣驾飞机潇洒生活,骨子里是喜欢挑战的美式做派。

辛普森夫人恰恰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挑战”意味的美国女人——言语尖刻、脾气暴躁,甚至还会当面训斥爱德华,匪夷所思的是,这却正合爱德华的口味,甚至他还表现出了对这种“虐待”的享受。

1936年1月20日,爱德华八世登基即位。

辛普森夫人也着手办理离婚。新国王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与辛普森夫人结婚,将心爱的女人推上尊贵的王后之位,二人共享荣耀。

当然,国王知道这并非易事。因此,他提出了折中方案:辛普森夫人放弃王后头衔,未来他们的子嗣放弃王位继承权。

不成想,折中方案依然被拒绝了。

爱德华八世与辛普森夫人

首相鲍德温给出了三大选择:

一、放弃辛普森夫人,

二、内阁辞职,

三、国王退位。

然而,三个选择都“暗藏杀机”。

第一个选择是放弃辛普森,这是爱德华最难以接受的,也是英国人最希望的。

为什么英国人这么坚决反对辛普森夫人呢?

首先,英国国教的教义规定反对离婚或者再婚,因此,坎特伯雷大主教明确反对国王与一位离过婚的女人结婚。

而且,辛普森夫人是德国纳粹势力的支持者。辛普森夫人行事风流,不仅与爱德华情愫暗生,还与德国驻英大使关系暧昧。辛普森夫人还收集经济、军事情报给这位德国情人。

第二个选择,如果国王一意孤行,那么内阁将集体辞职以表抗议。

首相鲍德温

看起来像是内阁示弱,但爱德华明白,一旦事情演变到这一步,那将引爆宪政危机。

因为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必须保持政治中立,如果国王因为自身原因,造成内阁辞职,就违背了这一方针。

英国人花费几百年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会因此受到威胁,事情的严重程度就远远超出了婚姻层面。

第三个选择,就是退位。

英国政府心知肚明,爱德华本人同样是亲纳粹的,这是触犯英国国家利益的根本问题。

当时,一战结束不久,经济混乱,爱德华天真地相信,只有希特勒的做法可以解决问题,甚至主张援助德国。

后来爱德华夫妻二人访德,甚至与希特勒过从甚密。

回到当下,面对鲍德温给出的选择,爱德华其实真正的能做的只有退位一条路。

1936年12月10日,爱德华八世在“国王退位诏书”上签字。

第二天通过广播,爱德华告诉英国人“如果没有一个我爱的女人在身边给予我帮助和支持,我觉得我不可能担负起国王这份沉重的职责,所以我选择放弃王位”。

热爱、怨恨、纠结、不甘与遗憾,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表露无遗。

弟弟乔治六世继位后,封哥哥爱德华为温莎公爵。温莎公爵夫妇选择了远走他乡。

但遗憾的是,二人支持纳粹的立场并未改变,这也让英王室的威信跌入谷底,引发了严重的皇室危机。新老国王的突然交替对当时英国政局也产生了冲击,鲍德温的首相之位也差点被取代。

爱德华八世宣布退位

后果乔治六世继位

乔治六世继位,二战中,英国王室为守卫英国英勇奋战,重新赢得民众对王室的信任。

结论:爱德华八世引起的这场风波,是英国王室的一次重大危机,最终以国王退位的形式让英国宪政保持了稳定。

阅读数 3.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