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称帝;后果: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集结军队,把刚复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称帝。
前因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称帝,称拿破仑一世。
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路易十八回国,重新成为法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
推翻了帝制的法国人民,为什么在短短25年之后就迎接波旁皇帝的归来?
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整个欧洲的君主国家一直试图推翻大革命。为了保住革命火种,法国与全欧洲展开了周旋。拿破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靠卓著的军功上位,坐上了皇帝宝座。
拿破仑一世的时间地图
1812年,拿破仑纠集大军出师讨伐俄国,但在俄罗斯广袤的国土和严酷的冰雪下法军一败涂地。紧接着,拿破仑的残兵败将又遇到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再次落败。
这时候,如果拿破仑愿意认输、赔款,那么双方都能够免战。然而拿破仑拒绝了这项提议,仍然要求法国军人拿起武器,继续战争。
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停止征兵征税的渴望,把一大部分法国人团结到“君主制复辟”大旗下。人们寄希望于回到君主制时代,回到没有战乱的日子。
反法联盟联盟也认清了现实,如果想要和平,就必须搞死拿破仑。于是,双方继续战斗,法军继续战败。
1813年,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法军不断战败、后退,但大部分法国人,尤其是巴黎民众,在这个时候却将反法联盟的入侵者当作了解放者。
1813 年 10 月,拿破仑在莱比锡会战中溃败,反法联军涌入法国并占领巴黎。战败的法兰西将面临何种命运?
当时有四种选择:
一是签署和平协议,拿破仑下台,由他的皇后玛丽·路易斯摄政,他的儿子登基。由于玛丽·路易斯身为奥地利公主,奥地利极力支持,多数法国人也接受这一方案。但欧洲诸强无法接受让拿破仑的儿子当皇帝,因为野心勃勃的拿破仑决不会甘愿赋闲,没有被彻底击垮的他必会谋求东山再起。

法兰西皇太子,拿破仑二世
二是拥立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浦登基。沙皇俄国积极支持这一方案,但颇有人脉的法国外交家、拿破仑的前外交部长塔列朗认为来自波旁家族的奥尔良公爵不具备统治法国的韬略,此方案被否定。
三是支持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成为法国国王。沙皇极力推荐贝尔纳多特,原因是此人主张法俄接近,曾担任拿破仑麾下的元帅,并为反法同盟击败拿破仑做出较大贡献。但出于对拿破仑连年争战的严重反感,塔列朗通过运作,使这一军人执政方案流产。
四是波旁王朝复辟。塔列朗极力实现的这一结果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稳妥之举。
前三种选择中的任一都会使法国饱受欧洲各国的尽情羞辱与蹂躏,法兰西民族必然陷入灾难,因为这些国家都曾经受到过拿破仑铁蹄的践踏。在法国即将任由列强宰割、沦为欧陆末流之际,只有波旁王朝复辟、回复“正统”,才能让战败的法国重回欧洲封建诸强序列,承担最少的战争责任,保全自身。
尽管波旁王朝复辟是开历史倒车,但由于其毁于大革命,较易受到以胜利者自居的封建诸国的宽容对待。
最终,反法联盟攻入首都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签订枫丹白露条约,流放到厄尔巴岛,波旁王朝复辟。
拿破仑一世的时间地图
可,法兰西王室成员这么多,为什么是路易十八继承了王位呢?
作为路易十六的二弟,路易十八本来是没有资格登上王位的。他想成为皇帝,除非路易十六一家都死了。
大革命爆发之后,当时还被称为“普罗旺斯伯爵”的路易十八为了避难逃离了法国。在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支持之后,他马上撰写《布伦瑞克》宣言,威胁法国民众,要求他们保证路易十六的安全并且停止叛乱行为。
这份宣言却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而随着路易十六一家命丧黄泉,路易十八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在拿破仑上台之后,路易十八还曾一度想要跟拿破仑妥协,提出只要拿破仑让他回去当国王,就允许拿破仑执政终身。然而那时候的拿破仑哪里看得上他,直接回信说:“你不必考虑回来,除非踏着十万人的尸体”。
路易十八很快明白过来,如果拿破仑在一天,自己就不可能成为法兰西国王。于是,他只好继续留在反法联盟国之中,等待时机。
最后,拿破仑自己作死,把法国打得一片狼藉,逊位然后被流放到了万里之外的孤岛,而路易十八这次成为了真正的国王,君临法兰西。
路易十八的族谱
而且,新上任的路易十八,无疑是一个比哥哥路易十六更聪明也更有手腕的国王。
在外交方面,路易十八把修复同外国的关系当成了主要工作。他很清楚,自己的王位是被外国刺刀送回来的。所以走马上任后,路易十八很痛快的答应了维也纳会议要求的赔款,并且退还了拿破仑时代所占领的土地,给足了欧洲各大君主国甜头。
在内政方面,他面对第三等级崛起的现实,选择了妥协。
路易十八很清楚,要想统治这个时代的法国,不能再拘泥于传统而又腐朽的凡尔赛贵族那一套,而应该把第三等级的精英也吸收到统治阶层里面,达成共治。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路易十八在进入巴黎之前就发表了著名的“圣多昂宣言”,以此表明自己会尊重民主宪政。
而且路易十八还签订了《1814年宪章》,不仅给予全民宪法的权利,还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以此博得了教会的支持。
为了笼络贵族,路易十八非常热衷于促成旧贵族和新贵族之间的联姻,让新的贵族阶级成为了法国的统治者。这些军事贵族和金融贵族们也大体上开始合作,协助路易十八统治法国。
后果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到法国,集结军队,把刚复辟的波旁王朝推翻,再度称帝。
结论:1814年法国波旁王朝的复辟具有历史必然性,法国国家性质已经由封建君主制转变为资产阶级君主制。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法国科学文化繁荣发展,浪漫主义在全欧洲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