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昂学院:希腊化时期的学园大发展
前因:马其顿崛起;后果:古希腊学园的繁荣

前因:

马其顿崛起

公元前335年,在雅典城邦一个叫吕克昂的地方,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身边跟随者十几位青年,他们激烈地讨论着。“老师,您再讲讲三段论。”老人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不正是一个完整的‘三段论’吗。”雅典人都知道,这是亚里士多德在给吕克昂学院的学生在上课呢!

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希腊最博学的的哲学家。他出生于色雷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御医,自十七岁开始,亚里士多德就进入柏拉图的学院进行学习,这一学就是二十年。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好学生都是非常听老师话的,但亚里士多德却是个例外,他并不是一个盲目迷信权威、唯唯诺诺的人。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地图

柏拉图有一次给学生们上课时说道:“人就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在场的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只有亚里士多德觉得这个定义站不住脚,他左思右想,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办法既能表示自己的不赞同,又不至于让老师尴尬呢?

这时他灵光一闪,将一只拔光了毛的公鸡拎到众人面前,笑着调侃到:“这就是老师说的‘人’。很多人指责亚里士多德不尊敬老师,他却坦然地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两年后,亚里士多德也离开了学院,开始周游各地。这时,马其顿王国国王腓力二世找上了亚里士多德,聘请他当自己儿子亚历山大的老师。给储君当老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亚里士多德将毕生所学倾注给这位学生,但可想而知他并未对这位野心勃勃的霸主的政治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但是亚历山大却在老师的影响下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亚里士多德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正觊觎着这璀璨文化孕育着的那片土地呢!

公元前335年,腓力二世去世,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开始了对希腊的征服。按理说,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院待了二十年,怎么样也算半个雅典人了,现在自己的学生要侵占自己的故国,他能做些呢?思来想去,亚里士多德决定敲打敲打亚历山大,他请求这位野心家不要对世界文化中心的雅典给予重创。或许是老师的话有一定的作用,亚历山大虽然占领了希腊的土地,但是却没有对当地文化进行摧残。

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回到了雅典。出于对学术的追求,他决定像老师柏拉图那样,从事真正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他在雅典城外东北角的吕克昂创立了一所学院。亚里士多德背靠大山,吕克昂学院也得到了亚历山大的赞助,他曾令手下的1000多猎人、渔夫、牧人等去希腊、亚洲等地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甚至为他提供800塔兰特的巨款作为研究费用,帮助学院建成了一座规模可观的生物实验室。

亚历山大大帝

吕克昂学院致力于形成一种独特的学术氛围,提倡科学实验,学院被装备成真正的一个科研机构,这里的学生享有宽敞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实验室,良好的硬件设备和丰富的各种学科材料便利了科研的开展,吕克昂学院也因此被称为古代第一所具有大学性质的学校。

亚里士多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相传,他为了让自己不要睡得太久而耽误工作,总是在入睡时手拿一个金属球,下面放着一个盆,金属球掉到盆里发出响声,他被惊醒后,便继续开始科研和思考。亚里士多德一边教学一边写作,每天清晨,他披上长袍,沐浴着朝阳,迎着清风,在廊柱下散步,周围跟着一群学生,他们边散步边探讨哲学、物理学、辩证法等问题,下午和晚上又讲修辞学和政治学。

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心怀嫉妒的人总是有低落沮丧的情绪呢?”他回答:“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有他自己的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逝世,亚里士多德成为雅典人发泄仇恨情绪的对象,此时他已是花甲之年,面对“渎神罪”的控告,亚里士多德含冤受辱,于次年辞世。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泰奥弗拉斯托斯继续开展亚里士多德生前已经开始的博物学和哲学史的合作研究计划,慕名而来吕克昂学院的学生达到两千人之多,其他地方机构也在吕克昂学院的影响下不断壮大。

后果:

古希腊学园的繁荣

结论:吕克昂学院是古代第一所具有大学性质的学校,促进了地方学园的繁荣发展。

阅读数 2.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