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苏瓦松战役;后果:法兰克王国分裂。
文/全历史 张君恪
前因
苏瓦松战役:公元486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在苏瓦松击败原罗马驻高卢军队统帅,法兰克人得以占据高卢北部。
公元507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率军在武耶(法国中部平原)与西哥特王国交战,最终将西哥特人逐出了高卢地区。
克洛维加冕称王后,试图征服整个高卢。当时他已经占据高卢北部,东部的勃艮第王国已向他称臣。位于高卢南部的西哥特王国是他的最大威胁。
此前,克洛维战胜原西罗马帝国派驻高卢的军队时,西哥特王国曾帮克洛维抓住了逃跑的罗马军事统帅西阿格里乌斯。尽管如此,克洛维还是决心将西哥特王国逐出高卢。
与此同时,日益扩张的法兰克王国让西哥特人感受到了威胁。

克洛维一世画像
506年,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二世向克洛维提议,由西哥特王国和法兰克王国平分高卢,并允诺割让土地、给法兰克人支付年金。克洛维假意答应了他,并签订了和约,让他放松了警惕。
第二年,西哥特王国派兵到伊比利亚半岛(今西班牙)与东罗马人作战时,克洛维趁机撕毁和约,以讨伐异端的名义(此前克洛维已皈依天主教,阿拉里克二世信仰阿里乌斯派),进攻西哥特王国。
阿拉里克二世得知克洛维率军入侵时,向东哥特王国(疆域包括意大利半岛及其附近地区)发出了求助信。阿拉里克二世是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的女婿,他希望岳父能够出兵攻击克洛维。
狄奥多里克虽然是阿拉里克二世的岳父,但他也是克洛维的妹夫。刚开始他想居中调和,但克洛维并不理会。

阿拉里克二世画像
克洛维明白,东哥特王国要想出兵攻击他,会受到勃艮第王国(位于今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边境区域)的阻击。
克洛维大军来到普瓦提埃以西的武耶平原后,阿拉里克二世将大军分散到附近的各处要塞堡垒中,以阻挡克洛维南下,等待狄奥多里克的援军。
正如克洛维所料,狄奥多里克派出的援军被勃艮第王国阻挡。狄奥多里克也不是真心想要援助西哥特王国,他开始谋划在阿拉里克二世失败后,以哥特人领袖的身份统治西哥特王国。
等不来援军的西哥特人坚守在堡垒中,看着法兰克士兵在周围烧杀抢掠。迫于贵族和将领的压力,阿拉里克二世只好出战与克洛维正面对决。
双方短兵相接后,西哥特人发现不敌残忍的法兰克士兵,很快就被击溃。阿拉里克二世逃离战场时,克洛维追上去亲手杀死了他。

描绘克洛维一世杀死阿拉里克二世的画作
西哥特人只好撤出高卢,迁往伊比利亚半岛。不久狄奥多里克担任了西哥特王国的摄政王。
武耶战役过后,克洛维将领土扩张到今法国南部,基本统一了高卢地区。
后果
法兰克王国分裂:公元511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去世后,他的四个儿子平分了法兰克王国的国土。
结论:武耶战役使法兰克王国奠定了法兰克人在高卢地区的霸权,克洛维对高卢的统治也因此得到了东罗马帝国的正式承认。现代法国和西班牙的分界线在那时也大致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