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索额图被处死;后果:雍正继位。
文/全历史 老三诺夫娜
前因
索额图被处死:1703年,索额图因为帮胤礽谋划提早登基的事被告发,被康熙处死。
1708和1712年,康熙帝曾两度废去嫡长子胤礽(yìn réng)的太子之位。
太子胤礽被废,其实跟他的性格有关,也跟多名皇子争夺储君之位的激烈程度有关。
说跟性格有关,是因为胤礽贪婪,曾利用太子的身份收受贿赂,私自动用大内库银,随意取用外国使臣进贡的物品。他还很冷漠,父亲生病时,他没表现出一点悲伤的意思,亲兄弟夭亡,他还谈笑风生。
这些让康熙很伤心。胤礽还不甘于当太子,想早一点登上皇位。他之所以着急,是因为担心储君之位不稳。

康熙帝
他虽是嫡长子,但只是康熙第二子。皇长子胤禔(yìn tí)也颇受康熙重视,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都将皇长子胤禔带在身边。而且,皇长子胤禔跟重臣明珠是亲戚,明珠因为在平三藩等事中立功,越来越受重用,地位超过胤礽最倚重的索额图(胤礽是索额图的侄孙)。
虽然明珠后来被弹劾落马,但皇长子胤禔还获得好几个实力雄厚的皇子支持,比如皇八子胤禩(yìnsì)。胤禩因生母出身不高,自小被皇长子胤禔的母亲抚养,所以两人从关系很好。八子胤禩很能干,连雍正都夸他“论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而且他人缘很好,皇子、王公和不少大臣,都跟他关系不错,比如皇宫二等侍卫阿灵阿。
有如此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太子胤礽担心自己被取而代之,想早一点登上皇位。因为过于着急,他甚至有越权的行为,比如当着康熙的面,辱骂大臣,康熙批交各部办理的事,他会擅自进行修改。
所以当有人告发索额图跟太子胤礽“密谋大事”,康熙毫不怀疑地认为,他们是在密谋如何让太子胤礽提早登基。康熙因此将索额图囚禁,不久后处死。

皇长子胤禔
此事之后,太子胤礽担心自己被废,总想探听父亲的想法。他趁着康熙出巡,透过营帐的缝隙,监视康熙的举动。康熙发现后,觉得胤礽是要找机会毒害自己,所以召集百官,宣布囚禁太子胤礽,废黜他的太子之位。
然而太子胤礽被废后,康熙并没有清静下来,因为皇长子胤禔开始蠢蠢欲动。他曾用巫术诅咒太子胤礽,后又屡次向康熙进言,要求处死胤礽。康熙被长子胤禔激怒,将其囚禁。
长子胤禔被囚禁后,老八胤禩活跃起来。他先是透漏消息给康熙,说算命先生说自己又大富大贵,然后收买人心,拉拢废太子胤礽以前的手下。康熙此时对诸子夺位的任何行为都很反感,他将算命先生处死,将八子胤禩痛加训斥。
太子之位出缺引发如此多的骚动,让康熙忧心忡忡。被囚禁的废太子胤礽看到这个机会,抓住皇长子胤禔诅咒他的事不放,说自己之前的很多不轨行为,都不是有心为之,而是被诅咒的结果,然后他故意在康熙面前,假装对之前做的很多事毫不知情。
康熙对废太子胤礽的话信以为真,加上他也想终止不稳定的局势,于是召集大臣商议说,胤礽之前被诅咒生了病,现在已经养好了。以前的事既然不怪他,所以还是可以当太子的。大臣对废太子胤礽没有好感,但康熙仍旧力排众议,宣布重新立胤礽为太子。

太子胤礽
但胤礽重新被册立后,并没改变以前的毛病,仍旧挥霍浪费,还虐待手下,还不停地向手下抱怨,说自己做太子的时间太久了,父亲应该提早退位。依附于他的步军统领托合奇,联合几部尚书,以饮酒为幌子,时常聚集在一起,商量如何帮太子胤礽早日实现心愿。
此事被老八胤禩探知,向康熙告发。康熙经过调查确信,胤礽处心积虑图谋皇位,跟巫术无关。胤礽无从抵赖,再次被废黜。
雍正为避免日后皇子再次争储,开始采用秘密建储的方式,被后来清朝历代皇帝沿用。胤礽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后果
雍正继位:1722年,康熙帝去世,皇四子雍正奉遗诏即位。
结论:胤礽再度被废之后,老八胤禩再次活跃起来,最终也被康熙削爵。此后,康熙十几年再未立新的太子。皇四子胤禛(yìnzhēn)因为一直表现出中立的态度,逐渐受到康熙重视,终于在康熙去世后,有机会继承皇位(即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