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强盗的联合
前因:义和团运动进入京津;后果:《辛丑条约》签订。

文/全历史 李曳白

前因

义和团运动进入京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威胁列强在华利益,列强为维护自身利益,组成八国联军侵华。

公元1900年,英法等八国组成联合军队进攻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爆发。

八国联军侵华原因是义和团在京津地区的迅速传播,义和团在年初扩展到京津地区,他们拆毁教堂、袭击洋人,引起了列强的极大恐慌,各国见清廷对义和团态度暧昧,最终决定派兵。

各国在此前就曾向北京派遣过使馆卫队,随着义和团运动愈演愈烈,列强认为原来的士兵数量不足以保护他们的安全,在会谈后任命英国将军西摩尔为联合军队司令,带兵赶往北京。

但联军总司令西摩尔并没有及时赶来,因为义和团的阻击,运兵的铁路被摧毁了。义和团对西摩尔展开围攻,他们手持大刀长矛,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但攻势猛烈。西摩尔说,如果义和团用的是枪炮,自己可能就全军覆没了。此时清将董福祥也来会合,西摩尔退回天津。

西摩尔画像

西摩尔最初率军进京时,军队的性质还是使馆卫队,各国和清廷间谈判仍在继续。但等待西摩尔军队的各国公使为了自保,在使馆地区积极备战,甚至多次向义和团成员挑衅。

见到形势危急,清廷照会各国公使,说愿意派遣军队护送他们离开北京,但以德国公使为首的克林德不愿意,要和总理衙门面谈,总理衙门说现在街上到处都是义和团,出行不安全。

但克林德不愿意被清廷看成是惧怕义和团,他乘坐轿子赶往总理衙门,途中遇到巡逻的清军神机营将领恩海。恩海接到命令,如有洋人出行的,应该予以检查,恩海拔枪对准克林德的轿子,示意检查。克林德以为是遇见了劫匪,先行开枪,在误会中展开枪战,克林德被枪杀。

克林德的死让各国公使开始敌视清廷,这也成了各国公使开始组织军队侵略北京的借口。

西摩尔的进军暂时停止,但列强继续调兵,八国联军舰队司令勃兰特向大沽炮台的清军发出最后通牒,让清军交出炮台。遭到拒绝后,双发展开激战,八国联军凭坚船利炮拿下大沽口。

大沽失陷后,清廷在战和问题上产生争执。主战派认为列强入侵,就该顺应民意抵抗外敌,主和派认为列强有八个国家,根本打不过。光绪皇帝也说,甲午海战大清败给日本,如今这么多国家联合,实力超过日本十倍,怎么打?慈禧对列强曾支持光绪变法不满,支持主战派。

慈禧画像

清廷对外宣战后,反对洋人的义和团运动,地位变得更为合法,他们和清军一起去攻打北京的东郊民巷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但由于清廷对宣战态度模糊,并没有真正对东郊民巷外国使馆发动猛攻,外国公使自己也说,如果清军真的发动攻击,只怕我们撑不过一个礼拜。

八国联军占领大沽炮台后进军天津,直隶提督聂士成率军保卫,作战英勇,但由于大沽失守,敌军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赶来。激战之中,聂士成身中数弹,在战场上牺牲,天津陷落了。

慈禧见战场失利,态度发生转变。她命大臣荣禄联系各国公使,说北京形势严峻,建议各国公使去天津避难,清军可以代为保护,但公使们怕清廷有阴谋,坚决不同意,要等联军到来。

不久后,八国联军两万多人沿着运河两岸,从天津出发进军北京。清军守将马玉昆掘开运河放水阻敌,杀伤敌人数百人。但由于清军装备落后,节节败退,直隶总督裕禄听闻败讯自杀。

眼见敌军要攻进北京,慈禧太后慌了神,她叫主和派大臣两广总督李鸿章北山,和洋人议和。

此时,主战派的山东巡抚李秉衡挺身而出,他已经七十多岁,但抗敌态度坚决,他率数万人的勤王部队赶往战场,由于军队都是临时拼凑,很快就被敌人击溃。李秉衡战败自杀,他死前给清政府报告说,清军人数虽众,但大都士气低落,闻敌而逃。慈禧和光绪逃离北京。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在城内疯狂屠杀,仅王府井一处的义和团集聚地,就杀死1700多人。

八国联军侵华漫画

不久之后,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全都是死人。被遗弃的房子中尸体腐烂,蛆虫都爬到了屋外。

占领北京后,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还下令公开抢劫。抢劫的过程中,八国联军的士兵奸淫妇女、随意杀人放火。很多士兵进入北京城前准备了好多空的袋子,没几天就装满了宝贝。

八国联军还组织讨伐队四面出击,北京周边的大部分地区都被控制住。领土野心最强的沙俄军队进攻北京的同时,还动员了17万人,以保护铁路的名义,分五路抢占中国东北的领土。

慈禧在出逃的过程中羞愤交加,她把战败责任推给了义和团,认为是义和团的行为激怒了外国侵略者,命令清军对其痛加铲除。两广总督李鸿章也被任命为全权议和大臣,与列强和谈。

后果

《辛丑条约》签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结论:八国联军侵华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清政府从此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阅读数 3.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