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tips:钟爱《洞庭新歌》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从这天开始,清晨植物的叶片上便会凝结露珠,气温也将逐渐变凉。
俗话说:“白露白迷迷,秋风稻秀齐”意思是白露前后如果有露水,晚稻就会有好的收成。
天高云淡,秋风送爽
4首小曲,感受初秋
秋意·秋风

宋·马远《月下把杯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
在汉魏,音乐以它的亲民性和大杂烩的特征独树一帜,汉高祖刘邦本身就十分喜爱楚国的民歌,极力推崇民间音乐,到了武帝刘彻,政治和经济的大繁荣,使得统治阶级无需利用音乐作为教化百姓的工具,因此十分包容和开放,除了中原各地的音乐风格,与西域商贸和文化的交流也十分频繁,外来音乐、军队音乐也广受大家的欢迎。
在诸多乐种中,军中驻防士兵向当地牧民习得作为娱乐的,以鼓、笳、角为主奏的鼓吹乐,受北狄游牧民族和西域音乐的影响得以飞速发展,后流入宫廷,分为不同的使用场合,有宴请、军中乐歌、凯旋歌、游船奏乐这四种。
这里说到的就是最后一种——专门在游船上演奏的乐歌“箫鼓”。113年,武帝泛舟汾河,感闻南征捷报心生求贤的愿望,于是写下清丽隽永的《秋风辞》,其中有句便是:“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后又入乐,相传便为古琴曲《秋风辞》。
而这首《秋风》,是东晋时期的筝曲,关于这首作品,一说由武帝的《秋风辞》改编而成;另一说根据《俗说》中的记载为谢尚所作。此外,关于题解,我们可以同样理解为这是一首秋风中抒发离愁别绪的曲子。
吴文光演奏《秋风辞》
圆月·月夜情歌

宋·马和之《月夜秋声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这首作品是由杨妮娜、柴珏先生于1979年所作,是根据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拉祜族的民间乐器小三弦的同名乐曲为素材改编而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旋律清新朦胧,委婉细腻。
引子部分优美流畅,节奏自由,乐曲一开始,左右手间断双遥和左手轮弹的方法,把月夜朦胧婉约的场景渲染了出来,随后大段的单音加左手揉滑的技巧模拟了小三弦的音色,也把月色的美衬托的更加曼妙。
在优美的慢板后,进入热情奔放的快板,良辰美景自当花前月下,拉祜族男女青年相约此夜,一起互诉衷肠、载歌载舞,尽情欢娱。点指与双手搓音的运用,使得旋律富于跳跃性和舞蹈性,活泼欢快。在演奏时需要注意的是指尖弹奏,而不是用指腹发力。
在接近尾声处,右手高音区大段地遥指和左手上下行琶音的运用,朦胧的月色、充满情谊的男女,西南少数民族的风情就这样被缓缓道来。
杨阳演奏《月夜情歌 》
劳作·洞庭新歌

东汉《弋射收获图》拓印图
白仁诚先生于1959年创作的歌曲《洞庭湖鱼米乡》,在那一代是口口相传的经典。浦琦彰、王昌元先生根据这首歌曲于70年代改编而成筝曲《洞庭新歌》,同时也是现代创编筝曲中富有浙江筝派演奏技巧的作品,可听性非常强。
乐曲描绘了洞庭湖千里碧波荡漾,鱼虾满仓稻花香的大好风光,歌颂了洞庭人民安居乐业,对美好生活的满足和期盼。乐曲主要分为四段,以及引子和尾声。
引子部分由装饰音引出,上下行的刮奏以及滑音的运用,犹如男女对歌,又如洞庭湖上波光粼粼的水面,柔美而又婉约。
第一部分慢板,是一段具有湖南特色的山歌,尽管右手是简单的单音,但是在第二段主题反复时左手加入的自由刮奏不可谓不绝,好似水波荡漾,湖面泛着银色碎缎的光芒,令人心醉。
第二部分是热情的小快板,富有韵律的劳动号子,仿佛看到了渔民捕鱼时齐心协力收网的场景,当中高音区和中音区同乐句的反复演奏好似渔歌互答。
第三部分是有力的快板,经过三小节的过渡,从前面的小快板直接进入到快板,主题音调再次出现。左右手的飞快刮奏和轮抹,以及扫弦遥指的技法运用,乐曲进入高潮,激烈得好像肥鱼都要挣脱飞出渔网,水面上一片翻腾的波浪,秋风阵阵稻花香。特别要注意轮抹时每个音的颗粒清晰,以及整体流畅的线条感。
第四部分又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尾声部分渐慢渐弱,收网后渔民们满载而归,渔歌渐行渐远,洞庭湖又逐渐恢复来时的平静,泛起朵朵浪花,最后在泛音中结束全曲,意犹未尽之感浮上心头。
十分中意的版本·李玲演奏《洞庭新歌》
(音乐比画面快)
怀古·关山随想

明·沈周《庐山高图》
这首作品是于1989年,由作曲家钱兆熹先生和筝家顾晓燕先生根据古琴曲《关山月》为素材创编而成。作品描绘了戍边战士望月盼归的思乡之情,是对战争带给百姓只有苦痛的愤恨,不能归家的心酸,以及对安居乐业的向往之情。
乐曲分为四个部分:引子、思念、战场、尾声这四部分。引子运用了大量的刮奏、柱外刮奏、以及泛音、扣遥等技法,把士兵驻守边塞环境的险恶,以及对月诉说思念的哀愁描绘了出来。
其次进入第一部分慢板,小标题名为思念,低音区的演奏描摹的是将士们心中的悲愤和思念,情感强烈而克制。
紧接着进入第二部分快板,小标题名为战场,各自在内心世界挣扎完后,仍然要面对现实,右手反复的快速连续的十六分音型,以及左手的和音和大幅度刮奏、大段的遥指将战场紧张残酷的氛围刻画了出来,随后速度越来越快,这里要注意右手每小节重音的控制。
最后,引子部分再现,在大幅度刮奏和泛音中,战役似乎结束,兵马整顿,存活的将士们在短暂的休整中再次抬头望月,陷入怀乡忧思。
李祥霆演奏《关山月》
©CCTV2018非遗公开课
最后,以一诗相赠
《行香子·白露园蔬》【宋】辛弃疾
白露园蔬。碧水溪鱼。笑先生、网钓还锄。小窗高卧,风展残书。看北移山,盘谷序,辋川图。
白饭青刍。赤脚长须。客来时、酒尽重沽。听风听雨,吾爱吾庐。笑本无心,刚自瘦,此君疏。
【音乐·民俗志x筝鸣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