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加洛林王朝建立;后果:凡尔登条约。
文/全历史 张君恪
前因
加洛林王朝建立:公元751年,查理曼的父亲丕平三世在教皇的支持下篡位,废黜了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取而代之,创立了加洛林王朝。
公元772年,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曼为了扩张领土,率军进攻分布在今荷兰和德国北海海岸的萨克森人,开启了漫长的萨克森战争。

查理曼画像
804年,战争以法兰克王国的胜利结束,四分之一的萨克森人在战争中身亡,萨克森人居住的地区被纳入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幸存下来的萨克森人被迫改信天主教。
查理曼发动萨克森战争的原因有三,一是扩张领土;二是向萨克森人传播天主教;三是保护法兰克王国在莱茵河流域的贸易和商业利益。
战争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772年到782年,法兰克人对萨克森人的征服取得初步胜利。
772年,一群萨克森人洗劫并烧毁了法兰克东北边境市镇迪温特(今荷兰境内)的一座教堂,这是查理曼对萨克森人发动战争的导火索。
同年,查理曼发动反击,攻占了爱瑞斯堡(位于今德国西部),并摧毁了那里萨克森人崇拜的一颗圣树。
接着,查理曼将爱瑞斯堡作为进攻萨克森人的主要基地,向东继续进攻,摧毁了沿途萨克森人的主要据点。但由于查理曼答应了教皇的要求,于774年离开了萨克森地区,前去意大利进攻伦巴底王国,保护教皇。
萨克森人在首领维杜金德的率领下,趁机袭击那些占据萨克森土地的法兰克人。

维杜金德雕像
775年,查理曼重回萨克森地区,改变了之前大规模征讨的方式,在新征服地区稳扎稳打,建立据点,并派传教士过去,试图改变他们原始的宗教信仰。
两年后,查理曼在帕德伯恩(位于今德国西部)召开臣民大会,很多萨克森贵族前来参加。在查理曼的武力威胁下,他们表现出了屈服的姿态。很多萨克森人也接受了洗礼,皈依了天主教。
779年,查理曼结束与穆斯林在西班牙的战争后,回到萨克森地区再次发动战争,并在当地划分了教区并建立了法兰克郡。直到782年,萨克森地区没有再发生战事。
第二阶段,从782年到792年,法兰克人基本征服萨克森地区。
782年,查理曼在萨克森地区设立郡县并派萨克森人担任伯爵对当地进行管理,还颁布了《萨克森异教区法规》,规定不信仰天主教的就判处死刑。
严苛的法律引起了萨克森人的强烈抗议,他们纷纷聚集在维杜金德身边,反抗法兰克人的统治。维杜金德驱逐了查理曼派驻不莱梅(位于今德国西北部)主教,恢复萨克森人的信仰。
查理曼派赛奥德里克伯爵率军镇压维杜金德,但遭到萨克森人的伏击,结果全军覆没,赛奥德里克伯爵当场阵亡。
维杜金德的胜利没有维持多久,他的部队不久就被赶来增援的法兰克军队和效忠法兰克王国的萨克森人击溃了。
为了报仇雪恨,查理曼在凡尔登(位于今法国东北部)一天之内屠杀了4500名参与反叛的萨克森人和他们的亲属。
这场屠杀激起了萨克森人更猛烈的反抗。在接下来的两年中,法兰克人与萨克森人展开激烈的交锋。784年,查理曼基本取得了对萨克森人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785年,维杜金德率领他的属下向查理曼投降。查理曼赦免了他,亲自为他洗礼,让他皈依了天主教。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萨克森人只发起了一些零星的反叛,再也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事。

785年,查理曼在帕德博恩接受维杜金德的投降。
第三阶段,从792年到804年,法兰克人镇压萨克森人局部的反叛。
792年,因为萨克森地区发生了饥荒,再加上法兰克官员征收什一税。萨克森人不堪忍受,又开始反抗法兰克人的统治。
但反抗的规模并不大,查理曼出兵镇压了叛乱。796年和798年,先后有两个萨克森部落发起反叛,都被查理曼镇压。
除了军事征服以外,查理曼还在797年颁布了新的法律——《萨克森地区敕令》,对拒绝皈依天主教的萨克森人,不再是一律处以死刑而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不同数量的罚金。
《萨克森地区敕令》颁布后,查理曼完全控制了整个萨克森地区。
查理曼统治时期,萨克森人发动的最后一次叛乱是在804年。查理曼镇压叛乱后,将叛乱者驱逐到了纽斯特里亚(今法国北部地区),并将叛乱者的土地分给了那些效忠法兰克的萨克森人。
此后,萨克森人完全臣服于法兰克王国的统治。
后果
《凡尔登条约》:公元843年,查理曼的儿子虔诚者路易去世后,路易的三个儿子为了结束长时间的内战,达成协定,将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
结论:通过萨克森战争,法兰克王国将基督教文明和封建制度强加到了萨克森地区,为之后德意志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