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保加利亚:马其顿王朝极盛
前因:瓦西里二世登基;后果:保加利亚独立。

文/清秋

前因

瓦西里二世登基:976年,马其顿王朝最伟大的皇帝瓦西里二世登基,拜占庭的“极盛时代”来临。

1018年,在瓦西里二世的带领下,拜占庭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期战争,最终彻底征服了保加利亚帝国

瓦西里二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亲政前,马其顿地区爆发起义,马其顿省区总督的儿子沙沐埃尔自立为帝,掀起了反对拜占庭统治的浪潮。此时保加利亚沙皇意外身死,沙沐埃尔成为了保加利亚帝国的新沙皇。

巴西尔二世

新沙皇在很短的时间内几乎占领了整个马其顿地区,这引起了皇帝的注意。瓦西里二世发动反击,但战况并不尽如人意,皇帝不得不向后撤退,沙沐埃尔得以建立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强大帝国。

前线战事不利又引发了新的内乱,两支叛军联合起来对抗瓦西里二世,逼近首都君士坦丁堡。瓦西里二世认识到,国内已经没有力量保卫他的皇位,于是向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求援,很快得到了一支人数6000的军事援助,在次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中,瓦西里二世消灭了叛军,彻底稳定了国内局势。在此基础上,拜占庭深化了与罗斯的同盟关系,共同对付保加利亚。

内战刚刚结束,瓦西里二世就将注意力转向了他的劲敌沙沐埃尔,但此时,法蒂玛王朝在东线发动了对拜占庭的攻击,瓦西里二世的反击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瓦西里二世先是率军向东,瓦解了法蒂玛王朝的攻势,稳定了叙利亚局势。此后,瓦西里二世迅速调转兵锋,准备和老对手在巴尔干半岛上一决雌雄。

马其顿王朝的扩张

瓦西里二世在1001年从亚洲返回,并出现在巴尔干半岛上,这一次,胜利女神的天平终于向拜占庭帝国倾斜。皇帝亲自指挥拜占庭军队将沙沐埃尔的领土一分为二,使沙沐埃尔的领土东西不能兼顾,随后又返回马其顿地区,占领塞尔维亚地区。

至此,通往希腊北部的通道被打开,皇帝得以进行下一步的军事部署。瓦西里二世又以步步蚕食的方式,经过长达四年的艰苦奋战,收复了遭到敌人占领的大半领土。但是,长达四年的战事也使得拜占庭的军队身心俱疲,无力再战。于是,皇帝决定在冬季班师回朝,在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后再度向保加利亚发动进攻。

之后,战局陷入了僵持,双方你来我往,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战果。1014年,最终的决战终于拉开帷幕,拜占庭军队将沙沐埃尔的大部分军队包围在一个山口,沙皇本人虽然得以逃脱,但他的士兵遭到大规模的屠杀,还有很大一部分被皇帝俘虏。

瓦西里二世以十分残忍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胜利:他将人数约在14,000左右的战俘眼睛刺瞎,以100人为一队遣送回普里利普去见沙皇,每队仅保留一位留有一只眼睛的人作为向导,瓦西里二世因此也得名“保加利亚屠夫”。

沙沐埃尔因为这种残忍的行径而受到惊吓,仅仅两天后便与世长辞。像许多其他的帝国一样,沙沐埃尔死后的帝国也陷入了内乱,皇族宗亲们互相攻伐,国家在内忧外患中跌入了衰亡的深渊。1018年2月,瓦西里二世攻克保加利亚帝国的首都奥赫里德,接受了保加利亚皇室献给他的人质,偌大的保加利亚帝国终于彻底臣服在这位60岁的皇帝脚下。更重要的是,在斯拉夫人南迁的浪潮之后,拜占庭帝国又一次将巴尔干半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后果

保加利亚独立:1185年保加利亚人发动大起义,两年后迫使拜占庭承认保加利亚独立,史称保加利亚第二帝国。

结局:通过数十年的苦战,瓦西里二世终于彻底击溃了拜占庭帝国的强敌—保加利亚,将整个巴尔干半岛重新纳入自己的统治,拜占庭帝国迎来了自己的黄金盛世,瓦西里二世也得以和希拉克略大帝并列成为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阅读数 2.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