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狩:逃难的太后
前因:八国联军侵华;后果:清末新政。

文/全历史 李曳白

前因: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进入北京,慈禧被迫西狩。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对北京发动总攻,慈禧携光绪皇帝等人离开北京,向西逃跑。

八国联军将要进城的消息,是辅国公载澜带给慈禧的。慈禧闻讯后,假意说自己要留守北京。

载澜劝说情况危机,应该暂时离京躲一下。慈禧同意了。其实慈禧早有逃跑的想法,她假装说要留下,是为获取众人同情。但光绪皇帝却不愿跟着慈禧出逃跑,他想留下来跟各国和谈。

光绪皇帝觉得各国曾在维新变法中支持他,想趁和谈从慈禧手里夺回权力,但被慈禧识破了。

为了掩人耳目,慈禧换上汉族服饰,带着光绪皇帝从紫禁城北门出逃。在王公大臣、侍卫太监的陪同下,他们一路往西走。考虑皇室尊严,他们把逃亡称为西狩,也就是到西边去打猎。

慈禧剧照

慈禧太后带人向西逃难,最先到达的地方是怀来县(今河北省怀来县),因为事出仓促,怀来县令吴永根本没接到消息,听说慈禧太后从此经过,连官服都没来得及穿,就去县界接驾。

慈禧见到吴永来接驾,详细了解他的情况,问着问着突然哭了,吴永一看太后这是逃难伤心,自己也跟着哭。慈禧情绪激动,哭了一阵后口干舌燥,问吴永说,你这里有没有准备食物?

吴永本来准备了宴席,可接驾的时候半路被乱兵给抢了,仅剩下的三锅米粥也被灾民抢了两锅,就剩一锅,食物粗糙,不敢给太后吃。慈禧说现在患难之中,有粥已经很好,呈上来吧。

吴永把粥进呈不久后,太监李莲英来表扬他说,老佛爷说你办事不错,但现在太后想吃鸡蛋,你去找些来。吴永废了力气到处搜罗,终于在菜市场上的抽屉里翻出来五个鸡蛋,送了回去。

慈禧吃完鸡蛋后不满意,还想抽烟,可战乱之中没地方找烟,吴永把自己抽的烟送给了慈禧。

慈禧出逃漫画

在怀来县稍稍整顿后,慈溪带人前往山西,途径鸡鸣驿时,她下诏罪己,同时批评大臣误国,说大清朝今后要卧薪尝胆,无论是用人、行政、财政还是练兵等重大国事,都要进行改革。

逃难路途荒凉贫瘠,供应不足,慈禧决定逃往西安。西安曾是汉唐历代王朝都城,且远离北京,无论是作为临时避难所,还是作为偏安一隅的都城,都有充足的优势。可各地的总督和巡抚纷纷上书,说太后不能到西边去,当务之急是回到京城和各国议和。慈溪拒绝返回北京。

慈禧不就回去的原因,是她觉得北京不安全。此时她离北京已经很远,没了被敌人追击的紧迫感,还有了游山玩水的心情,听说一处驿站有康熙的题诗,非要上山观看,被众人劝住。

陕西巡抚很早接到消息,接驾准备充分,慈禧很满意。进入陕西地界后,她常命人停下轿子看风景,说能离京赏景也算不错。光绪却暗含讥讽的说,要不是被迫逃难,或许心情能好吧。

到达西安后,慈禧并没有彻底安稳,不久后,八国联军向西进军的消息传来,慈禧想到了议和。她将战败责任推给义和团,说是义和团破坏了清朝和各国的友好关系,并惩处了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大臣们,随机授权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与列强议和。慈禧自己则在西安暂时安养。

为了早日平息事端,慈禧定下的和谈政策一味妥协,清廷很快和各国签订《辛丑条约》,各国要求均被答应,各国承诺对慈禧的安全予以保障,慈禧准备返京了。但此时有人出来反对。

满族大臣文悌劝阻说,洋人狡诈多变,又坐拥大军,现在可不是太后返回京城的最好时候。

但慈禧没有同意,她严厉斥责了文悌,启程返回北京。返京途中,慈禧接连召见地方大臣,通过与地方官员的交流,来推卸自己的战争责任,也和他们讨论时局和处理当前国事的办法。

慈禧返回北京旧照

慈禧还不忘跟列强示好,乘坐龙舟渡过黄河时,她发布上谕,凡是有洋人沿途观看龙舟的,一律不得阻拦,还说自己会在回到北京后,要接见各国公使夫人,因为此前她们的关系不错。

最后一段返回京城的路途,慈禧是乘坐火车完成的。火车的终点站是马家堡,迎接的队伍早就在马家堡准备好,京城的文武百官悉数到场,很多外国人前来围观,慈禧向他们打招呼。

回到紫禁城后,慈禧西狩结束,在她的安排下,光绪接见了各国公使。慈禧也接见各国公使夫人,清廷和各国的战争关系彻底结束了。不过,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慈禧被迫西狩,也让清廷认识到自己与西方国家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他们从战争中反思,要着手进行改革了。

后果

清末新政:慈禧的西狩逃亡之路,让清廷认识到和西方的差距,为了增强国力,开始施行新政。

结论:慈禧西狩,让清廷意识到和西方侵略者间的国力差距,为清末的新政打下了基础。

阅读数 3.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