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鲁士灭米底:波斯帝国崛起
前因:阿斯提亚格加强王权;后果:波斯灭吕底亚。

文/彭戴誉

前因

阿斯提亚格加强王权:米底国王阿斯提亚格加强集权统治,触碰了米底贵族的利益。

公元前558年,居鲁士二世灭米底。这是阿契美尼德家族建立起庞大帝国的第一步。

居鲁士二世出身于阿契美尼德家族。这个家族世代掌管波斯。公元前7世纪时,波斯臣服于米底。在传说里,居鲁士是米底国王的外孙。当他还在母亲肚子里时,米底国王梦见女儿的子宫里长出了一根遮天蔽日的葡萄藤。主持宗教活动的人告诉国王,这个梦意味着他女儿的孩子将会取代他的位置。国王于是找来大臣哈尔帕古斯,要他杀掉刚生下来的婴儿。

居鲁士大帝

哈尔帕古斯表面上答应了,但他害怕国王去世后自己会遭到国王女儿的报复。他不愿意亲手杀死婴儿,所以找来了一个牧民,让牧民把孩子丢在荒野。牧民将婴儿带回了家。牧民的妻子得知后,想到自己早夭的孩子,心生同情。于是他们给自己早夭的孩子换上婴儿身上华美的衣饰,葬在荒野交差。本应死去的居鲁士被充作牧民的孩子活了下来。

在居鲁士十岁时,他和伙伴玩游戏扮演国王,教训了另一个不服从他的孩子。那孩子的父亲是米底的贵族。贵族将事情捅到了国王面前,希望国王狠狠处罚这个卑贱的牧民之子。国王一见到小居鲁士的样貌,就起了疑心,令人抓来牧民,在严刑拷打之下得知了真相。

哈尔帕古斯听闻事情败露,胆战心惊地等待国王的处罚。出乎意料的是,国王没有责罚他,还邀请他参加宴会。宴会结束后,国王让人掀开旁边的盘子,里面盛放着哈尔帕古斯儿子的人头。原来,在宴会上哈尔帕古斯吃的是自己儿子的肉。哈尔帕古斯感谢了国王的招待,若无其地回家去。

当年替国王解释梦境的人告诉他,居鲁士已经在和伙伴的游戏里当过国王,这说明预言已经应验了。国王于是放过了居鲁士,让他跟父亲回波斯去。因此,在波斯有流言说居鲁士是母狼养大的孩子。父亲死后,居鲁士继承了他在波斯的位子。他决心推翻米底的统治。

灭掉米底之后的波斯版图

传说不一定真实。不过,米底国王的作风的确奢侈又残暴。他试图把权利集中在自己身上。米底的贵族对此当然不乐意。他们早就对国王心怀不满。这为居鲁士提供了可乘之机。

居鲁士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号召各个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反抗米底。他还同巴比伦的国王达成了协议。在他反叛的同时,巴比伦在两河流域的哈兰制造混乱。米底的军队一时被牵制。这样居鲁士就获得了成长壮大的时机。米底国王最终决定率军亲征,去镇压居鲁士。

一同率领军队的大臣还有哈尔帕古斯。在遭受丧子之痛后,这位大臣表面上对国王顺从,实际上却在伺机报复。居鲁士的反叛给了他一个极好的机会。他趁机带领士兵投降居鲁士,给了米底国王倒戈一击。

哈尔帕古斯的叛变使得战局倒向居鲁士这边。不仅如此,哈尔帕古斯的举动还影响了米底的贵族们。同时,居鲁士暗示自己愿意遵循习俗,给贵族们很大的特权。于是他们也倒向了居鲁士。很快,居鲁士就攻陷了米底的首都哈马丹。米底变成了波斯帝国的行省——玛代。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最终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

尽管取得了胜利,居鲁士并没有杀掉米底国王,而是让他安稳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居鲁士也保留了米底贵族的地位,给他们官职和尊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别的民族都把米底和波斯放在一起说。居鲁士二世的做法或许也是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之一。

后果

波斯灭吕底亚:前546年,居鲁士二世领导下的波斯灭掉了吕底亚王国。

结论:居鲁士二世扩大了帝国的版图,增强了波斯的实力。他过去的盟友也因此警惕起来。原本米底和吕底亚、埃及、巴比伦几个国家之间,早就已经形成一种势力上的平衡。但现在,平衡被打破了。居鲁士二世的野心也不会止步于征服米底。新兴的波斯和其他强国之间势必要产生冲突。波斯灭掉米底,正是这场宏大戏剧的开幕。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才刚刚完成扩张的第一步。

阅读数 7.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