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多尔衮专政;后果:顺治亲政。
文/全历史 蓑笠寒江雪
前因
多尔衮专政:1643年,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扶持爱新觉罗·福临登基为帝,多尔衮称摄政王,开始专政。
1651年二月,顺治下令,打开摄政王多尔衮的墓穴,并将与多尔衮结党的官员全部清算,或革职,或下狱,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也被处死。
根据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所著的《鞑靼战纪》记载,挖多尔衮坟时,顺治皇帝也在场。当他看到多尔衮的尸体时,立即下令让人拿棍子狠狠地打这个尸体。
众人打了一阵,顺治帝觉得不过瘾,又亲手操起了鞭子,抽打起尸体来。发泄完愤怒后,顺治帝下令砍掉尸体的头,放在那里示众……
当然,有学者推测,《鞑靼战纪》的这段记载是道听途说,并不真实。不过,顺治帝憎恨多尔衮,那可是板上钉钉,且由来已久的,只不过由于多尔衮生前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顺治不敢在多尔衮活着的时候,宣泄心中的愤恨。
就连去世后,顺治也不敢立即清算多尔衮,还要违心地为多尔衮操办丧礼。
多尔衮是在前一年冬天死在塞北狩猎途中的。多尔衮的尸体运到北京时,顺治皇帝亲自到东直门外5里的地方,迎接报丧的人。

影视剧中的多尔衮(左)和皇太极(右)
等多尔衮的灵柩回到北京时,皇帝还得带着王公大臣们穿着素服到东直门外去迎接。数九寒冬的天气,大家都得忍着。官员们的妻子,还得到多尔衮的府邸门前去哭。总之,顺治帝以皇帝的规格给多尔衮办了葬礼。
紧接着,顺治帝又给多尔衮上了一个皇帝的封号,追封他为“清成宗”,把他的牌位供在了太庙。可是两个月后,顺治帝又取消了这个封号,还掘了多尔衮的坟(开头的那一幕)。之后,被认为与多尔衮结党的官员都被清算,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也被处死。
顺治帝对多尔衮前后两种极端的态度着实令人震惊。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从多尔衮的身份说起。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皇太极的弟弟,顺治帝的叔叔。凭战功和处理政务的能力,多尔衮逐渐成为诸王中比较有势力的一个。后来因为拥立顺治帝继位有功,被封为摄政王。
顺治帝上位时只有6岁,不能亲政,由摄政王多尔衮主持国政,一同辅政的还有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有人曾劝过多尔衮自立,但多尔衮觉得自己没有那样的实力,为自证清白,还把劝他自立的人给杀了。

多尔衮像
多尔衮想自立也确实不好做到,因为他只和他的亲弟弟多铎、阿济格掌管着八旗中的正白旗和镶白旗,其他势力的王爷都盯着他呢。
多尔衮对顺治小皇帝还是不错的,从小就给他请了三个满族老师和两个汉族老师,让他接受满汉文化的双重教育,同时也学习骑射。
有一次,北京发生瘟疫,闹天花,多尔衮把顺治夹在马背上一路狂奔回关外,只是怕他染上天花。
多尔衮还故意安排,在自己与大臣们处理政务时,让顺治小皇帝在一旁临朝听政,从小就积累执政经验,耳濡目染地学会驾驭百官。
不过,多尔衮也有做的让顺治小皇帝难过的地方。例如,多尔衮给后宫立了规矩,太后不得干政,规定皇后不可以见自己的孩子。导致小皇帝见不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孝庄皇太后。
还有就是对待小皇帝的态度上,他总是以教训的态度,忽略了君臣关系。小皇帝接受过汉文化的教育,对这件事很在意。
多尔衮做了一件特别霸道专横的事。小皇帝的哥哥豪格因为竞争皇位失败,埋怨过多尔衮,多尔衮知道后想处死豪格,因为其他辅政大臣不同意,才没办。后来多尔衮想借四川农民军张献忠的手除掉豪格,没想到豪格反而打败了张献忠立了大功,多尔衮只好派人在半路上杀掉了豪格。
总之,多尔衮对顺治帝既有恩也有仇。恩,导致顺治帝对多尔衮越来越倚重,从多尔衮的封号就可以看出,从摄政王变成皇叔父摄政王,又变成皇父摄政王,死后甚至加了皇帝的谥号。仇,导致顺治帝对多尔衮一党的清算,去掉皇帝谥号,掘坟以发泄愤怒。

顺治帝
多尔衮一党被清算是在济尔哈朗等大臣的主张下促成的,这是因为多尔衮在世时,打仗总让正白旗、镶白旗去打的原因。这两旗属于多尔衮的嫡系部队,打仗多,功劳就多,利益就多。这让其他八旗子弟们看着眼红。济尔哈朗利用了这样的仇恨,待多尔衮死后立刻对他的嫡系做了清算。
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很有能力,但比多尔衮死得还早,哥哥阿济格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多尔衮死后,没有一个有足够能力也足够尊贵的领导者来接替。两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人见形势已经不利,于是纷纷倒戈,揭露多尔衮的罪行,导致这个集团很快崩塌。
多尔衮身体自出生就不太好,常年在外征战,后来又独揽大权,思虑过重,身体被掏空。加上在一次狩猎时,从马上摔下来,伤一直没治好,所以年纪不大就病重了。他觉得自己在北京不安全,所以就以狩猎为名跑到了塞北,不久病死。
多尔衮的时间地图
后果
顺治亲政:1650年,清摄政王多尔衮去世,第二年正月,顺治帝亲政,正式行使权力。
结论:掘坟事件标志着顺治帝对多尔衮政治影响的彻底颠覆,从此确立了顺治帝乾纲独断的政治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