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1934年6月30日,长刀之夜,清洗冲锋队;后果:1938年3月11日,德奥合并。
前因
1934年6月30日,长刀之夜,清洗冲锋队。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了柏林-罗马轴心。为二战中的“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奠定了基础。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其实是不打不相识,二者带领各自的国家结盟,也经历了不少波折。
1933年上台后,希特勒就意识到,“德国只有靠武装力量才能得到拯救。因此,强大的军队是绝对必要的。”于是,他不顾《凡尔赛条约》的限制,私下重整军备、征兵,积极为战争做准备。
1935年3月8日,希特勒宣布建立空军,同年3月16日,希特勒恢复普遍兵役制,并将把德国的军队扩展到五十五万人。
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第一个站出来谴责希特勒,指责他违背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备限制,指出希特勒必须接受制裁。
贝尼托·墨索里尼的族谱
希特勒违背的是以英法两国为主导的国际联盟的条约,可为什么墨索里尼站出来指责希特勒?
根本原因在于墨索里尼对德国的忌惮。
纳粹党人的目标是要建立日耳曼帝国,吞并德国的近邻奥地利。
这与意大利的利益完全相悖。因为根据《凡尔赛条约》,奥地利现如今处于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内,并且它还是一个缓冲区,可以用来对抗侵略性极强的德国。
在墨索里尼看来,希特勒扩充的这五十五万军队就是准备来打“他的”奥地利的,这绝对不行。
德国意大利关系的最低点,发生在1934年7月。一群奥地利的纳粹党在维也纳发动了一场政变,杀死了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
而背后支持陶尔斐斯的正是墨索里尼。
1933年3月,为了应对纳粹党人引发的动荡局面,陶尔斐斯暂停了他在维也纳议会政府的工作,领着他的妻儿来到罗马涅的亚德里亚海岸拜访了墨索里尼,向他寻求帮助。陶尔斐斯返回维也纳不久后,便遭到一名奥地利纳粹党的刺杀,手臂和肋骨中弹受伤。
墨索里尼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直接称希特勒为“可怕的性堕落者”和“危险的蠢货”。
然而此时,希特勒的反应却很有意思。
他没有欺骗、拖延,耍花招,而是立即做出了一系列教科书式的道歉行为。他声称自己没有卷入到奥地利的政变之中,奥地利的纳粹党人也并没有得到自己的任何直接受益和支持。
最绝的是,为了安抚墨索里尼,希特勒不惜壁虎断尾,直接将那名刺杀陶尔斐斯的纳粹党人交给了奥地利政府、召回了德国在奥地利的大使,并将奥地利纳粹党的领导人从上撸到下,全部解职。

墨索里尼(左)和希特勒(右)
为什么一向傲慢的纳粹头子竟然要变着法儿的讨好墨索里尼?
根本原因在于,墨索里尼是希特勒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到的盟友。
德国作为后起之秀,实力跟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相比,还是弱了很多。若想在西方世界立足,就必须先找到盟友共同发力。
而放眼四分五裂的欧洲大陆,也只英国、法国、意大利、苏联这几个国家值得结盟。
法国是德国的世仇,排除;苏联实力虽强但却是社会主义国家,与叫嚣反共起家的希特勒天然对立,排除。希特勒最想结盟的,其实是英国。然而,英国作为当时的世界霸主,根本看不上希特勒。
因此,遍数欧洲大陆,能够与德国结盟的,其实有且只有意大利一个国家。
更何况两国还有共同的企图心。
无论是德国还是意大利,都迫切希望打破英法控制的国际秩序,对外扩张,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为了击败远比自己更为强大的对手,两国只有抱团取暖才有一丝胜算。
这一点,墨索里尼或许没看清,但希特勒心里可是清楚得很。
为了安抚墨索里尼,端掉自己在奥地利培植良久的班底还是小事。希特勒真正让墨索里尼的态度发生转变是在1935年。
墨索里尼以意属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的边界冲突为借口,于1935年10月3日发动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意大利军方在这场侵略战争中,违反了国联的日内瓦协议,擅自使用被禁止的芥子毒气,强行占领了埃塞俄比亚,招致了国联的强烈谴责。
作为世界霸主的英国,首当其冲要求对墨索里尼的不法行为进行制裁,法国则选择沉默,意大利陷入了外交困境之中。
阿道夫·希特勒的时间地图
此时,希特勒立刻意识到,入侵埃塞尔比亚一事将使墨索里尼的注意里从奥地利转移出去,意大利的困境很可能就是他与墨索里尼的破冰之机。
因此,希特勒不但拒绝参与声讨墨索里尼,还间接为墨索里尼在埃塞的“军事冒险”提供了支持。一顿操作下来,果然让墨索里尼对他青眼有加。
1936年7月,一场西班牙政治危机,彻底改变了墨索里尼的态度。
西班牙发生政治危机,将军弗朗哥准备在西班牙建立自己的法西斯政权。墨索里尼作为法西斯的“创始人”,给予弗朗哥以巨大的支持。
希特勒见机也派遣了秃鹫飞行军团、一个坦克营和一些技术顾问来到西班牙,向墨索里尼显示出了他对法西斯的忠诚和团结,同时也向墨索里尼展示了德国拥有的军事力量。
希特勒终于赢得了墨索里尼的“倾心”。
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柏林-罗马轴心达成。
后果
1938年3月11日,德奥合并,希特勒扩张德国版图的第一步。
结论:20世纪40年代后日本也加入了进来,意、德、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