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会议:投降是挨打的开始
前因:1938 年 3 月 15 日,德奥合并;后果: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发动了入侵波兰的战争。

前因

1938 年 3 月 15 日,德奥合并。

1938年9月29日,英、法、意三国首脑与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在慕尼黑举办国际会议,四国就苏台德地区的归属问题达成共识,允许德国占领本属于捷克斯洛伐克(1993年1月1日起分为捷克及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国家)的苏台德。

这场会议被认为是“二战”前英、法政府绥靖政策的巅峰。具体来说,就是英法两个大国选择牺牲捷克的利益讨好希特勒,避免大战爆发殃及自身。

苏台德地区

捷克斯洛伐克是新组建的国家,主体民族捷克人仅仅600多万,还不到半数,而在它的苏台德地区,却聚居了超过300万德意志人。

与奥地利的情况相似,居住在这里的德意志人不想成为一个小国家的国民,他们向往着重回德国。希特勒也希望他们能回到德国。

一战的结果使日耳曼民族的生存空间被过度压缩,希特勒想实现“日耳曼民族大一统”,奥地利和捷克的苏台德就是他的两个必争之地。

不过,不像奥地利那样软弱,捷克政府对德国不抱有任何幻想,他们在边境建立了一系列的防御工事,准备与德国硬碰硬。

希特勒很快发现捷克斯洛伐克的动向,他火冒三丈,立即与德军高层讨论了一系列对付捷克斯洛伐克的可行策略。他们很快勾勒了一个准备在1938年10月1日执行的“绿色行动”计划:安排一位德国的部长在布拉格遭到刺杀的虚假消息,纳粹大军借着调差的名义乘势入侵。

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与德国之间的差距,相当于蚂蚁和大象。捷克之所以敢这么硬气,是因为他为自己找了两个强势的“靠山”,一个是法国,一个是苏联。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阿道夫·希特勒的时间地图

面对纳粹强敌,捷克立刻通知了自己的“两个靠山”。然而,法、苏可以跟捷克斯洛伐克同富贵,但未必愿意跟捷克共患难。

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支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法国先支持捷克斯洛伐克。而法国要支持捷克斯洛伐克,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法国本身实力不够,必须得到英国的支持。一个推一个的后果就是,最终由英国首相张伯伦出面与希特勒会谈,商讨苏台德地区的归属问题。

9月15日,张伯伦和希特勒在德国伯格霍夫会晤。

希特勒对张伯伦十分友善,但他坚持苏台德的日耳曼人必须“回到”德国的怀抱,为此他不放弃使用武力。

当初希特勒正是用“不惜动用武力”威胁张伯伦,让英国不要管奥地利的“闲事”,而如今希特勒在一次用这一招,让英国不要干预他拿下苏台德。

招不在老,有用就行。

会晤结束后,这位英国首相果然害怕了,他确信如果再不做出行动,纳粹可能真的要与捷克开火,而这一开火极有可能引发下一次的世界大战。

但问题是英国真的打不起了。

于是,张伯伦回到英国就立刻做起了法国人和捷克人的工作。这时,一篇《泰晤士报》的社论表明了英国政府的态度:英国已经做好了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准备。

张伯伦与希特勒

张伯伦对自己的成果非常满意。他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先是搞定了法国人,然后英法两国联手对捷克人进行哄骗和施压,让他们被迫接受了希特勒的要求。

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往德国,这一次他与希特勒的会面地点定在莱茵河的一座城堡里。

当张伯伦来到德国的时候,他得到了纳粹德国的最高外交礼遇:党卫队列队向他致敬,乐队为他演奏了“上帝保佑吾王”。大街上挂满了英国的国旗和万字旗,喜悦的人民将张伯伦当成和平的使者。

张伯伦非常高兴,他认为战争已经被自己化解。然而当两人真正会面时,希特勒却告诉他:“这样的解决方案不再有任何用处。”迟则生变,德国准备对捷克进行闪电战。

张伯伦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政治生涯都下在这一和平协定上,现在希特勒告诉他:这不可行。

这位温和的首相终于被激怒了,这次会晤不欢而散。张伯伦在9月23日给希特勒去了一封信,指出如果德国军队现在进入苏台德地区,那么“这将迫使捷克人采取措施。”言下之意是,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收到信后,希特勒勃然大怒,决定立刻让德军做好准备。9月27日下午,一直全副武装的军队穿过了柏林城,向群众展示军威。

然而,正当希特勒磨刀霍霍的时候,来自墨索里尼的劝诫,让整件事情峰回路转。

墨索里尼同样担心纳粹公然对捷克斯洛伐克发兵,极有可能招致世界范围内的大战。而此时,意大利并没有做好全面大战的准备。因此,这位意大利领袖对希特勒对希特勒施加了相当的压力,最终让希特勒同意,针对苏台德的归属问题进行一次国际会议,地点就定在慕尼黑。

9月29日,慕尼黑会议召开。墨索里尼作为主持人,英法德列席参加。两位独裁者一身华丽的戎装,向全世界显示出法西斯的力量和民主体制的虚弱。

与会的英法德意四国一上来,就对希特勒有关捷克斯洛伐克的问题表现出了毫不犹豫的认可。9月30日,协议签字。

10月1日,德国部队就进入了苏台德。

温斯顿丘吉尔将这慕尼黑会议看成是“卑鄙的投降”,他提出,“你会发现过一段时间,也许几个月内,捷克斯洛伐克就会被纳粹政权吞没。”

后果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发动了入侵波兰的战争。

结论:1939年3月15日,纳粹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部领土,并于9月1日进攻波兰。

阅读数 3.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