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尼翁之囚
前因:英法战争:1294年-1309,英法为争夺阿基坦公国领土爆发战争;后果:首届三级会议召开:1302年,腓力四世为对抗教皇特权,召开由教士、贵族、平民组成的三级会议。

文/全历史 一口

前因:

英法战争:1294年-1309,英法为争夺阿基坦公国领土爆发战争。

公元1309年,在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挟持下,罗马教皇克雷芒五世将教廷从罗马迁到了靠近意法边境的城市阿维尼翁。此后的69年,教廷的红衣主教绝大多数是法国人,他们完全秉承法王的旨意行事,成为法国王室的“御用教皇”,因此也被称为阿维尼翁之囚。

一度让欧洲诸王臣服、以获得其加冕为荣的罗马教皇,何以会沦为法王的囚徒呢?

这要从两个人的矛盾说起。

其一是法王腓力四世,其二则是克雷芒五世的前任卜尼法斯八世。

1294年,腓力四世以领主的名义,召英王爱德华一世(1272—1307在位)来巴黎朝觐,遭到爱德华一世的拒绝。腓力四世于是发兵夺取了爱德华在法国境内的封地加斯科尼,英法之间的战争由此爆发。

腓力四世不怕开战,他早就想找个借口把英王在欧陆的封地一举拿下了。但打仗是需要军费的,这一点就让腓力很伤脑筋。

查看完整族谱

腓力四世的族谱

他祖父路易九世一生热衷圣战,两次参加十字军东征,倾尽全国财力,最后自己客死北非;他父亲腓力三世人送外号“大胆”,没什么治国才能,偏偏喜欢掺和别人家(西班牙)的内战,其结局也是费钱费力,却落得兵败身亡。

腓力四世接了这两位的班之后,最头疼的就是国库空虚问题。和英国开战不是不行,前提是一定要想办法搞到钱。

抱着这个目的,他新增了许多征税名目,如按土地、户口征收的“灶税”,对一切转运转手货物,按值抽1/240的“特税”;对于盐、酒、麦等必需品实行专门抽税,监督买卖的“盐税”。他还规定一切人均有保卫国家的义务,不参军者须交纳“代役金”。

靠这种手段创收,腓力四世把对英战争维持了两年多。

1296年,战事还在继续,财政吃紧的腓力四世终于把手伸向了最富有的一个团体——天主教会。

腓力四世下令,各地教会要从每年向信徒征收的什一税中抽取20%作为所得税,上交给国王。

腓力的这一举措当即惹火了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一方面,数百年来,还没有人敢在教会头上动土。另一方面,他自己有7处领地在法国,征收教会所得税会直接损害他的利益。

卜尼法斯八世马上发布了针锋相对的一条敕令,先是谴责腓力发动战争是违反基督教国家应团结一致、进行十字军东征的原则;又说他因对英战争向教士征税是侵犯教会特权。最后宣布:教皇对所有教会财产拥有最高主权,没有教皇许可,国王既不得向教士征税,教士也不得向国王交税,违者开除教籍。

腓力四世也不甘示弱,一怒之下宣布禁止一切黄金、白银和珍贵珠宝输往国外,实际上就是禁止法国诸侯与教士向罗马教皇纳贡,也就卡住了他的财政来源。教皇不得不于1297年让步,默认了所得税的征收。腓力四世于是赢下了与教皇“斗法”的第一回合。

1301年,腓力四世与卜尼法斯八世再起争端。法国朗格多克地区的一名主教被控叛逆,由国王法院判决有罪,腓力四世要求教皇免去其教职,以便惩办。卜尼法斯八世严词拒绝,不但申明那名主教只能在罗马受审,还要取消以前在财政上的让步,拟定于1302年11月召开普世大公会议,对腓力四世的罪行进行全盘清算。

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次年,腓力四世先一步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的首届三级会议,拉拢小贵族、平民,打压教士,煽动民族情绪。其结果是三级会议的各等级分别写信给教皇,申明国王只服从上帝,教皇不得干涉法国的任何内政。

第二回合似乎也是腓力四世赢了。

这一年年底的普世大公会议,卜尼法斯八世宣布要将腓力四世革除教籍,并威胁到:"我的前任们一共罢黜过3任法国国王。你要知道,一旦事态必要,我们会把你贬为马夫的。"

腓力四世根本不当回事。次年6月,他又一次召开三级会议反击。在国王的操控下,三级会议控告教皇犯有异端、非法篡位等罪行,并决定以国王名义在法国召开宗教会议,审判教皇。

随后,腓力四世派出一队人马进入意大利,联合意大利的反教皇势力。9月7日,卜尼法斯八世在家中被捕。

法军对卜尼法斯八世大打出手,还让他倒骑着马游街,极尽侮辱之能事。数日之后,卜尼法斯八世被救出,但颜面尽失、尊严扫地,不久就忧愤而死。

卜尼法斯八世一死,腓力四世大获全胜。在他的支持下,波尔多大主教柏特隆成为新任教皇,也就是克雷芒五世。新教皇对腓力四世非常恭顺,他订下誓约:废除历代罗马教皇对法国国王与臣民发布的责难敕令,以法国境内教会领地税收的1/10献赠法国国王,谴责卜尼法斯八世的言行,教会承认法王指定的大主教。

1309年,在腓力四世的要求之下,教廷从罗马迁到阿维尼翁,教廷的“阿维尼翁之囚”时代开启了。

后果:

首届三级会议召开:1302年,腓力四世为对抗教皇特权,召开由教士、贵族、平民组成的三级会议。

结论:“阿维尼翁之囚”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激烈冲突。腓力四世的胜利代表了法国君主权力的扩张和君主专制程度的加深。

阅读数 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