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姆河战役:法英联军醒不过来的噩梦
前因:凡尔登战役;后果:皇帝会战。

文/全历史 Spencerrr

前因

凡尔登战役:1916年二月,德国皇太子亲率21万德军,向法国北部的凡尔登要塞发动了疯狂进攻。战事一直持续到十二月,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1916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索姆河战役爆发。法英联军为将德军击退到法德边境,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作战。

索姆河一战是法英联军预谋已久的一次大规模进攻。

早在1915年12月,法国总司令霞飞和英国司令海格爵士就商定,为了打破西线长久以来的僵局,两国可集结共五个集团军在索姆河西岸向德军发动攻势,其中法军可以担当进攻主力。

马克1型坦克示意

海格爵士认为进攻可以定在1916年的8月,因为到那时,英国从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地招募来的援军便可以上战场了。同时,海格爵士还提到了一种秘密武器——坦克,等到8月,这种新武器也可以上场,给德军一个“惊喜”。

然而,霞飞断然拒绝这个进攻时间,他激动地说:要是等到这时候,法国的军队就已经被德国人打没了!

这是因为德军同样出于打破西线僵局的目的,在1916年早于英法联军发起了攻势,这便是有着“绞肉机”之称的凡尔登战役

德军在凡尔登战役投入的兵力相对于法军有3: 1甚至4: 1的绝对优势。面对德军突如其来的进攻,法军只好派了大量的预备部队前去凡尔登地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德军一天紧似一天的进攻,迫使法军只能倾其全力应付,根本无法进行索姆河战役的准备。

因此,索姆河一役对于法军来说越早越好,如此一来既可以缓解凡尔登要塞的压力,也可以突破德军的西线防线。于是,法英联军从6月24日起,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

法英联军连续一周对着德军在索姆河沿岸的工事大肆炮击,发射出的炮弹多达150万发——这是很壮观的景象,很多联军还会在半夜爬出堑壕,就为了看自己家的炮弹炸在德军阵地上像星星般闪烁。

索姆河战役地图示意

7月1日早晨,由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发起进攻。联军本以为持续一周的炮击会给德军带来大量的伤亡,却发现并不是这样。

当冲锋的联军接近了德军的防御工事,突然发现德军全爬出来疯狂扫射。到了日落时,至少联军死伤六万人。

自西线陷入胶着状态后,索姆河区域从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斗。因此,驻扎在这里的德军不断地加强防御工事——他们把防御堡垒建得又高又豪华,不但有蜂窝状的钢筋混凝土重炮炮位和防御地堡,地下工事还有当时普通百姓都没见过的电灯用来照明。

堑壕示意

所以,索姆河一战是准备充分的法英联军杠上了准备同样充分的德军,这让索姆河很快就成为了第二个“凡尔登”。

联军的频繁进攻都被德军顽强地抵抗下来,德军还从凡尔登战场调度了部队前来支援,以致双方的对战人数差别越来越小,再一次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都没法取得进展。

到了9月,英国人开出来了一种日后被称为陆战之王的“黑色怪物”——马克I型坦克。坦克一出动,果然取得了惊人的战绩——联军在短短5个小时内向敌方推进将近五公里的距离。

但是,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参与战争的坦克,性能相当不成熟。好几辆坦克上了战场以后现在泥沼里不能动弹,还有几辆打着打着机件损坏也当场退役了。因此,坦克的出现并没有给联军带来太大的优势。

进入秋季后,索姆河地区的气候开始恶化,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渐渐平息,到了11月完全停止,法、英两国的作战计划宣告失败。

英法联军伤亡 79 万 4 千人,仅向前推进 5~12 公里,未能突破敌方防御。德军损失 53 万 8 千人,虽然失去 240 平方公里的壕沟阵地,却成功拦截了对方的战略目标。

后果

皇帝会战:1918年3月,德意志帝国在一战西线战场发动皇帝会战,打破了一战以来不断陷入堑壕战拉锯的局面,获得了1914年以来西线上挺近幅度最深的成果。

结论:

索姆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伤亡共约130多万人。战后,英法军没突破德军防线,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使得一战西南战线的主导权逐渐从德国移向协约国。

阅读数 3.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