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战役:柿子挑软的捏
前因: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后果:1940年8月15日,英伦空战。

前因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联手苏联一起侵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0年5月10日,德国入侵法国和欧洲低地国家,结束了此前僵持半年多的对峙,史称法国战役。战役爆发后,德军在六周内征服法国、比利时、卢森堡与荷兰等国。

希特勒的法国战役,看似瞄准的是一堆西方国家,但实际上,希特勒的最终目标很明确,就是作为国际联盟核心的法国。

希特勒认为,只要摧毁了法国和英国两个领头羊,国联就会荡然无存,剩下的小国不堪一击。

但英国作为世界霸主的余威犹在,希勒特先捡软柿子法国捏。

查看完整族谱

阿道夫·希特勒的族谱

法国不光国力比英国弱,而且整个20世纪初期,一直陷在政权更迭频繁的困境里。一个月换六次的内阁政府,能有多大战斗力。

于是,希特勒与智囊团针对这场战争做准备。

德军很快制定出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A计划。不过,当时德国一位名叫曼施泰因的指挥官激烈反对。他认为:“A计划是对一战的重复,法国人一定会有所预见。”他认为,德军应该集中兵力,从敌人设防薄弱的阿登森林(比利时东南、卢森堡北部和法国东北部)迅速向西北突击,包围在北方的英法联军。

如果按照A计划进行,那么德军将与英法最有实力的军队和其他一大堆障碍,包括河流,运河,堡垒和城市相遇。这样的进攻可能会使德国取得局部地区的胜利,但是并不能实现德国人最主要的目的——切断同盟国的交通,并阻止同盟国部队的退却。

但当时的德国参谋部并没有预见能力,因此针对曼施泰因的战术争论还在继续。

这时,一个意外事件迫使人们接受了“穿越阿登森林计划”。

德国空军少校赫尔穆特因暴风雪迫降在比利时,并被逮捕。作为A计划的参谋,赫尔穆特手上握有大量德国军方的最高机密和地图。虽然在被逮捕前,他曾试图销毁这些文件,但事出突然,大部分计划还是被比利时政府知晓了。

A计划流产,“阿登森林计划”被搬上台面。

阿登森林计划

1940年5月10日,希特勒发动了对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的进攻。按照曼施泰因的计划,德军部队进攻比利时,吸引英法盟军主力北上前往德军“预定”的防线迎击;而德军真正的主力装甲部队则穿过防御松散的阿登森林,长驱直入盟军后方,切断盟军补给与通讯以求将其围歼。

“为日耳曼民族未来决战的时刻到来了,今天开始的战争将决定下一个千年日耳曼民族的未来。”希特勒说道。

从德国发动战役,到比利时投降不过三天。打掉了这个拦在路上的小国家之后,法国在德军面前便一览无余了。

法国统帅甘末林则完全没料到阿登森林会是德军的主攻方向,他的思维还停留在一战时期的作战方式。因此,他坚信阿登山区山高林密,不适宜坦克作战,这才把主力调往北部,准备在那与德军决战。

结果,正中德国人下怀。

5月14日,德军统帅古德里安的三个装甲师穿过阿登森林,安全渡过法国默兹河,直插法国背部,德军将领隆美尔带兵在古德里安的侧翼进行补充进攻。

法军被从背后包抄而来的德军打得不知所措,在战争的头几天就全面崩溃。

法军统帅,毛利斯·甘末林

法国公路上四散着丢弃和毁坏的设备,到处都是像南方逃亡的难民,他们阻碍了自己部队的行进。

6月5日,德军从法军的侧翼包围马其诺防线的守军,并南下继续进攻。法军剩余的60个师奋力抵抗,但无法克服德军的制空权优势和德国装甲部队的机动性。

法国政府直接放弃了巴黎,将其设为不设防城市,政府成员们跑到波尔多避难。

此时,法国与同盟国之间的联络已被德军切断,法军内部只剩下一条电话线将法国最高指挥部、法国的部队以及外部世界联系起来。

法国最高指挥部的瘫痪和士气低落,渗透到陆军部队当中。德军于6月14日占领巴黎。6月18日,德国军官与法国官员会面,谈判停火条约相关事宜。

之后,法国投降。

后果

1940年8月15日,英伦空战。

结论:法国的沦陷标志着二战欧洲战场西线地面战事告一段落,直到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为止。

阅读数 7.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