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因:清朝实行“新政”;后果:新式学堂的兴起。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清朝实行“新政”
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新政”的内容是在军事、官制、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从丙午(1906年)科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
最早提出废科举的,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
他任直隶总督时,曾兴办了女子公学等新式学堂。他发现,相对于考取功名,学堂对生童的吸引力并不大。他认为“科举一日不废,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学校兴盛不起来,那生童们就学不到实用的知识。
袁世凯因此,萌生了废除科举的想法。
不过,他要靠一己之力办成此事,是很难的。他并不是科举出身,是靠练兵起家的。这使他在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袁世凯
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就得拉拢湖广总督张之洞一起推动此事。张之洞和袁世凯不同,他中过进士,点过翰林,是“正途出身”的科举人才,在教育方面比较有权威。
那张之洞作为一个科举既得利益者,他会跟袁世凯一起提出废科举的主张么?答案是会。
原因就是张之洞受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他曾于甲午战争之后的1897年,派幕僚姚锡光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军事,想看看日本为何能够打败清朝。
这次考察,让张之洞看到了新式教育的优越,萌生了废除科举的想法。因此,他和袁世凯渐渐不谋而合。
1903年3月,袁世凯和张之洞向慈禧太后上奏,请求废除科举。
朝廷就此展开了商议。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王文韶。他说,老夫一日在朝,必以死争之。这摆明了,是死活不同意的意思。
王文韶的态度,对于慈禧太后非常重要。
八国联军侵华时,他立过“大功”。当时,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跑到了西安。军机处总共八个大臣,只有王文韶以71岁的高龄陪着慈禧太后。由此,他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宠信。
当时,还有一个人影响着此事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庆亲王奕劻。
张之洞
奕劻是当时的军机领班,可以直接对所议之事下决定。他最大的特点是贪财,凡事都要计较好处和实惠。他掂量着科举一事没有油水,又不想得罪人,就没有明确表态。
慈禧太后综合了这些意见,决定不能废除科举。袁世凯、张之洞听后,非常沮丧。但他们也不敢和慈禧太后过分争执,只能把此事暂时搁置到了一边。
袁世凯一直没有放弃,而是在暗暗等待时机。第二年,机会就来了。
他发现朝廷受了“日俄战争”的刺激,变得不那么僵化固执了。他决心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重提废科举的事。
1905年,袁世凯和张之洞,联合两广总督岑春煊、湖南巡抚端方等人,一起给朝廷上奏折,请求立停科举。
他们在奏折里说,“日俄战争”中日本能战胜俄国,都归功于其教育之发达,我国之所以“相形见绌”,则因教育改革力度太小、步伐太慢。
慈禧太后
朝廷听了这些话,意识到了科举的落后和保守。再加上,此时“拦路虎”王文韶早已世,废除科举就势在必行了。
可是,废科举有个大问题,就是当时的举人、生员等人怎么办呢?这可牵扯着数十万人的前途。
当时,山西侯马的一群秀才听说消息后,非常惊慌。他们纷纷上街,表示抗议。
袁世凯等人,对此不会没有考虑。他们已做出了妥善的安置方案:年轻生员可以安排进学堂;中年以上的,原本已是举人和贡生的,可优先录取,入朝为官;优秀的,可经朝廷批准,直接任七品京官在部行走。
朝廷为了让举人、贡生等都有去处,还特意增设了很多官职,例如盐库大使(盐运司的杂职)。
可见,朝廷开出了很多优待条件,这使“废科举”没有引起大的骚乱。
科举被废止后,各类新式学堂涌现了出来,新型知识分子和近代政治精英越来越多。他们有的出国留学了,有的进入了地方咨议局和新军中,成为了日后的革命力量。
后果
新式学堂的兴起
1907年,袁世凯给清朝拟定了推行教育十条措施,建议在全国各地建立新式学堂。这极大地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兴起。爱国学社、爱国女校、大通师范学堂等各类学堂纷纷涌现了出来。
结论:科举制自隋朝出现到被废除,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因西方文明的冲击,最终未能逃脱终止的命运。清朝废除科举,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兴起;客观上,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