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起义:盛世下的暗流涌动
前因:山东受灾;后果:川楚教乱。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山东受灾

1747年,山东开始爆发多次天灾,很多州县受到水雹等灾害,致使民不聊生。朝廷曾多次赈济寿光、安丘等州县。

1774年,山东寿张县( 今阳谷东南)农民王伦,利用清水教白莲教的支派)号召当地农民,掀起了反清起义。起义持续了一个月,最终被清朝镇压下去。

王伦和一般的农民起义首领不同,他并不贫苦。其家里有一百多亩的田地,是个十足的小康之家。

乾隆十六年(1754年),王伦因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清水教,随即加入了这个教派。王伦入教后,开始招收徒弟。经过几年时间,王伦就传有五代弟子,拥有徒众二三百人。这些信徒们平时里传授符箓、运气练功,非常拥护王伦。

由此看来,王伦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了。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冒着杀头的危险领导起义呢?

乾隆帝

原来,王伦信的清水教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白莲教当时宣扬“千禧年信仰”,这个信仰简单来说,就是认为乾隆年间要迎来一个“千年盛世”,“救世主”要下凡,使乾坤颠倒。

王伦身为教主,就想借着“千年盛世”的特殊时机,实现自己的抱负。他长期处于教徒们的拥护中,渐渐地自诩为”救世主“一类的角色。相传,有一个叫樊伟的和尚,曾和王伦聊天。他对王伦说,我算你十年内就会当君主,你的姓上会加个白字,成为皇帝,你千万不要耽误了自己。这个足以说明,王伦对于当皇帝是具有信心的。

恰巧当时山东地区又频发天灾,盗贼四起,百姓怨声载道。王伦就想借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反抗朝廷。

正式起事前,王伦做了很多准备。他利用清水教,给徒众们做了充分的心理建设。

他向大家传授了一套口诀,叫“求天天助,求地地灵;枪炮不过火,何人敢挡我。”他说,这套口诀可使人刀枪不入,连手握火器的清军都无可奈何。信徒们听后,顿时信心爆棚。

影视剧中的白莲教教徒

王伦还根据起义的需要,给徒众们封了很多官职,有军师、元帅、总兵等。

正当王伦筹划起义时,却突发了意外情况。原来,有人走漏了风声,让寿张县县令知道了。县令立即下令,对王伦等众人进行搜捕。无奈中,王伦只得提前起义。

他带领众人,在寿张县当家庄起义。起义军头裹白巾,手持大刀、长枪,趁着夜色,向寿张县城发起了猛攻。守城的士兵们,没有丝毫防备,被起义军打得四散溃逃。王伦等人很快就占领了寿张县,杀了县令。

不久,王伦又攻占了阳谷县、堂邑县。起义军还抢劫了官府的库存银子,把银子分给了众人,并打开监狱,释放了犯人。大家都非常高兴,拿着银子过起了潇洒肆意的日子。

不久,起义军又北上,再向临清挺进。

乾隆皇帝听说消息后,大为惊慌。他考虑到临清是南北水路交通的枢纽,是要冲之地。一旦被起义军占领,后果不堪设想。

乾隆皇帝马上命大学士舒赫德为钦差大臣,围剿王伦。舒赫德指挥人马,带着鸟枪等火器,向王伦等人扑去。不久,他们就在临清把起义军包围了。

乾隆皇帝不放心,又命直隶总督周元理、河道总督姚立德等派兵助剿。

王伦面对多路清军的围剿,并没有胆怯,马上派兵列队迎战。

起义军非常英勇,和清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可是,他们手里拿的净是短柄枪、顺刀、扑刀等简陋兵器,哪能敌得过清军的鸟枪、劈山炮、佛朗机等先进火器?起义军在对方强大的火力下,最终全军覆没。

舒赫德

同时,清军经打探,得知了王伦的藏身之地。清军立即派侍卫英济图前去擒拿王伦。英济图找到了王伦,两人一见面,就扭打在了一起。正当二人打得不可开交之时,王伦的手下眼疾手快,用短矛刺中了英济图,救了王伦一命。

王伦幸存了下来,但得知自己的起义军被全歼,因而心灰意冷。他知道自己已无退路,活下来也只能是朝廷手里的死囚了。王伦索性放了一把火,自焚而死。

王伦死后,舒赫德因镇压起义有功,得到了乾隆帝的认可。当时正值冬天,乾隆皇帝特意赏给他一顶貂尾帽子、一件狐狸马褂。

舒赫德随后又给乾隆帝上书,说依照这次剿匪经验,恳请朝廷禁绝民间的鸟枪。乾隆皇帝认为舒赫德未雨绸缪,就批准了奏折,并命各地收缴鸟枪等火器,私藏者按律处治。

此外,乾隆皇帝还加强了各地的保甲制度。他想利用保甲的连坐法,禁止民间宗教结社,防范起义。不过,白莲教等秘密宗教仍未禁绝,尤其是在山东地区,随着清朝日益衰落,秘密宗教不断发展,最终演变成了后来的义和团运动。

后果

川楚教乱

1796,湖北地区的白莲教首领张正谟、聂杰人掀起了反清起义。起义被称为川楚教乱,持续了九年,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结论:王伦起义是在康乾盛世时爆发的,乾隆帝因此对宗教秘密结社提高了警惕,但并不能使之禁绝。它预示着清朝的盛极而衰,为日后的大规模宗教起义埋下了隐患。

阅读数 2.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