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流驸马王诜的《渔村小雪图》,描绘了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画卷以平远山景构图,并采用“弹粉”的技法,表现雪花在天空和江面上飘扬的效果,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一片空灵、静寂的氛围之中。
已觉冷风拂玉浦,又如湿气生银田。瘦金真迹识贉首,屈指阅世五百年。
——乾隆御题王诜《渔村小雪图》
王晋卿……笔法全学李(李成)、郭(郭熙),直接右丞一派(王维),而结构精密过之。
——吴升《大观录》

《渔村小雪图》(局部)
北宋最出名的传奇人物,精通诗文、书画及鉴赏的驸马爷王诜,当属其中之一。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王诜,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他的先祖王全斌为北宋开国功臣之一,王诜官至定州观察使、开国公、驸马都尉。
才华盖世的王诜,也背负着“北宋第一负心汉”的千古骂名。熙宁二年(1069年),王诜娶宋神宗之妹——蜀国长公主为妻,他便成为神宗皇帝的妹夫,宋徽宗的姑父。

王诜《烟江叠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政治联姻,婚后两人感情非常不好。加之外戚不得参政议政,王诜壮志难酬。于是将一肚子委屈,发泄在公主身上。
公主贤慧温柔,知书达礼、贤良孝顺。但王诜却恣意欢洽冶游,流连于酒肆青楼,前后娶了八个小妾,他还给侍妾撑腰,任由她们欺负公主。
蜀国长公主郁郁寡欢,积劳成疾,膝下唯一的儿子也在三岁时夭折。元丰三年(1080年),年仅30岁的公主病笃,她下嫁王诜的时才19岁。


王诜《赢山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公主乳母在殿前长跪不起,称公主是被王诜气死的。宋神宗命彻底追查,最终定罪,“王诜内则朋淫纵欲无行,外则狎邪罔上不忠,由是长公主愤愧成疾,终至弥笃。”
王诜八妾被杖后逐出宫门,婚配于兵卒。王诜则被削官夺爵,贬谪到千里之外的均州。因为被贬流放这段生涯,王诜画出一卷此生最好的传世名画——《渔村小雪图》。

渔村小雪图(画芯)
这位风流驸马爷笔下的《渔村小雪图》呈现出怎样的面貌?
《渔村小雪图》描绘了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画中雪山奇松、溪岸渔艇,步移景易,峰回路转。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一片空灵、静寂的氛围之中。
画卷以平远山景构图,右重左轻,开卷便是白雪覆盖的远山和近岸。山头山腰山脚,溪塘岸边,皆遍布松树、柳树和杂树,树木掩映之间,渔村隐现。

白雪覆盖的远山和近岸
行至画面下一个场景,最引人注目的是偃松、丑石为主的近景特写,尤其是奇绝的松林。画家以中锋浓墨绘就寒林长松,突出松柏凌寒不凋的高贵品格。
悬崖下,头戴风帽的文士与一位渔夫并坐舟中,两人对酌,欣赏景致。
画面中景的山水景致,由平远宽阔的河景,一变而成崇山峻岭构成的高远山水。其间瀑布自谷间流出,山石之间,寒林遍野,或挺直,或偃仰,或舒展……山中有二行人,一隐士策杖而行,小童携琴跟随其后。

舟中并坐两人
观至画卷即将结束之前,画中近景与远景间的距离突然被拉开,以宽阔的水域遥相相对。画家以近观的视点描绘近景,刻意放大松、石等母题,再让其两侧景物以平远推移的方式急剧缩小,以营造画中“近视如千里之远”的视觉效果。
画面最后部分溪塘芦柳,渔舟叶叶;有渔者或舟上垂钓,或塘间布网,一片忙碌景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画面的左岸部分:平江远眺,寂静渺渺。
前景中数棵虬曲古树,盘根错节。远景低山垂幕,孤桥斜径,尽显孤寂之意。

河边虬曲的垂柳
王诜能诗善画,亦工词,其家筑“宝绘堂”,藏历代法书名画日夕观摩,精于鉴赏,他与同时代文人苏轼、米芾、李公麟等交往甚密。由他组织的“西园雅集”流芳千古。
王诜山水画,师法李成、郭熙,米芾评价王诜“作小景,亦墨作平远,皆李成法”。从王诜作品中,可以体会到李郭画派构图平远,多绘寒林、垂枝,惜墨如金等风格特点,深得“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的李成一派真传。

弯曲怪异的枯木
不仅如此,王诜更在前人基础上,融会贯通。《画鉴》称其:“学李成山水,清润可爱;又作着色山水,师唐李将军,不今不古,自成一家。”。
比如,画家采用“弹粉”的技法,表现雪花在天空和江面上飘扬的效果,都呈现出五代、北宋常见的江南画风。

山石之后露出一边的阁楼
王诜用“破墨法”烘染画面,先沿勾线向内,用稍淡于线条的墨色渲染,再用清水向内逐渐过渡,墨色轻淡而鲜亮,层次感强。苏轼称赞他“得破墨三昧”。
王诜以水墨、破墨晕染,表现大雪覆盖的山水之景,在绢本上形成明洁清润的灵秀气氛,这种技法,使墨色淡雅明快,山石浑然一体,更具厚重感。
在精致严谨的同时,兼顾生动气韵,水墨气息浓厚,画面氤氲,江面烟波浩渺,减弱了山峦雄浑意境,增添了幽静淡雅的气质。

山石浑然一体
王诜在此幅水墨为主的作品中,引入了青绿山水的设色法,形成自己的面貌,其画风被誉为“清润可爱”。
《渔村小雪图》以白粉表现积雪,除山峦留白外,画家还在峰顶、树杈施以白粉。此外,他又在树木、芦苇及山顶、山脚微染金粉,表现雪后初晴,阳光照耀的轻丽之景,是王诜独创性的实践。
王诜画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打破平衡和稳定,丧失巨碑山水画的风格秩序,其画面没有明显的格物布局的格式,没有庞大的山峰。这样的画风迥异于正统经典的李郭山水画格,山水在王诜的画中不再是北宋朝廷秩序的象征。

造型怪诞的寒林长松

松针坚硬有劲
《渔村小雪图》前隔水有宋徽宗的题记“王诜渔村小雪”,画尾有“内府所藏王诜四卷中此为第一”。
宋徽宗即位后,对这位姑父推祟有加。将他35幅画收入内宫,著录于《宣和画谱》。《宣和画谱》称王诜“风流蕴藉,真有王谢家风气”。又说其:“写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皆词人墨卿难状之景,而诜落笔思致,遂得到古人超逸处。”

瀑布自谷间流出
《渔村小雪图》中的点景人物分为两类:携琴访友、孤棹赏雪、寒江独钓的文人雅士;举罾下网、涉水捕捞、打渔为生的渔人农夫。画中头戴风帽的人物是谁?是画家理想的化身?还是就是画家本人?
时人赠王诜诗:“游意淡泊心清凉”,庄子“游意淡泊”的精神,或许在《渔村小雪图》,王诜借此反映了文人雅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情怀,也代表了他的这种精神境界。
王诜的雪景,表现的并不是真实景色,而是他心中的另一番天地。人在山水间,却又游离在这山水外。这也成为宋元文人画与此前山水画的分野。



渔者或舟上垂钓,或岸边收网
黄庭坚称,“王晋卿画水石云林,缥缈风埃之外,他日当不愧小李将军”。在山水画由盛唐的青绿重彩,向北宋的水墨渲淡过渡之际,《渔村小雪图》承上启下,别出心裁,熔青绿与水墨技法于一炉。
王诜的一生,确如诗歌所言:“风流驸马王都尉,不恋富贵好丹青”!

渔人布网
关于《渔村小雪图》
“好丹青”的北宋驸马王诜代表作;
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
熔青绿与水墨技法于一炉,是王诜独创性的实践;
为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
是宋元文人画与此前山水画的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