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揭陀崛起:列国时代的霸主
前因:诃黎王朝建立;后果:幼龙王朝建立。

作者:翟书宁 / 编辑:陆伯让

前因诃黎王朝建立

约公元前544年,频毗沙罗成为摩揭陀王国的国王,由于他是诃黎人,由他建立的王朝就被称为诃黎王朝。

公元前6世纪中期,频毗沙罗和阿阇世统治下的摩揭陀王国达到鼎盛,疆域扩张到恒河流域,成为印度当时的一大强国。

当时正处于列国时代,印度本土有16个小国家并存,摩揭陀就是其中一个。除了这些小国外,还有数不清的城市和部落,它们彼此征伐,战争不断,你可以想象一下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

作为许多小国中的一个,摩揭陀开始也是是默默无闻,缩在印度东部的恒河中游。

列国时代的印度

摩揭陀要崛起为一代霸主,依靠的是两代君主的经营。

第一个君主就是公元前544年继位的频毗沙罗。

据说,频毗沙罗在登基为王时只有15岁。

此时的摩揭陀比较弱小,受到附近一个名叫鸳伽的强国的控制。频毗沙罗不甘心屈居人下,一心想要打败鸳伽,免受威胁。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频毗沙罗首先需要挑选一个绝佳的地点作为国家的首都。

因为当时战乱频繁,一旦国都不稳固,被敌国攻占,那么这个国家也就面临亡国的危险。幸运的是,摩揭陀王国就有这样一个四面环山、易守难攻的好地方——王舍城

王舍城原本就是一座山城,再加上四周都修筑有石墙作为屏障,以它为首都再合适不过了。

选定首都、巩固好国内环境后,频毗沙罗就开始打量摩揭陀面临的国际局势。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通过联姻与强国居萨罗结成同盟,并额外获得了富庶的迦尸村作为陪嫁。

这样,频毗沙罗不费一兵一卒就首先稳固了一大强国。随后,频毗沙罗又与远方的阿般提、犍陀罗两个小国家建立良好关系,以便全力对付鸳伽。

打点好各路关系后,频毗沙罗发动对鸳伽的战争,果然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干预。

经过一场艰难地征服战争后,频毗沙罗终于如愿以偿地吞并了鸳伽,势力进一步扩大。

接着,儿子阿阇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摩揭陀国家。

据说,阿阇世为夺取王位,不惜杀害自己的父亲,导致众叛亲离。

阿阇世弑父的故事记载在佛教典籍中,即《未生怨》,敦煌壁画中就有多幅相关作品,只是画中阿阇世是华夏贵族形象,他正发动政变,入宫弑父。

阿阇世刚刚即位,就立即遭到了居萨罗王国的反对,要求收回赠予频毗沙罗的礼物迦尸村。

阿阇世当然不会答应,双方兵戎相见。

所幸,居萨罗由于内部斗争和洪水的打击,国力衰落,阿阇世得以轻易地战胜了居萨罗,居萨罗国王被迫承认摩揭陀王国对迦尸的统治,并承诺两国继续通过联姻世代交好。

解决了居萨罗这个麻烦后,阿阇世又迎来了另一个敌人——毗舍离的弗粟恃人。弗粟恃人屡次入侵摩揭陀王国,蚕食王国的土地,令阿阇世很是头疼 。

为了击退弗粟恃人,阿阇世特意在恒河与索纳河汇合处的波吒厘村修建了一个军事要塞。

凭借这个要塞,阿阇世不仅击退了弗粟恃人外,还兼并了他们的领土。后来这个要塞发展成为华氏城,也是印度历史上最有名的都城之一。

此外,阿阇世还通过对外征服吞并了许多小国家,摩揭陀王国的势力一直扩张到恒河流域,成为十六雄国时代最强盛的国家。频毗沙罗和阿阇世的扩张,奠定了印度统一的雏形。

除了对外扩张,频毗沙罗和阿阇世二人对佛教的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二人本身就是佛陀的拥护者和追随者,虔信三宝。在国王的大力支持下,佛教在摩揭陀王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阿阇世早期还迫害过佛教,但是佛教的影响力,还有维护统治的需要,让阿阇世转而支持佛教。他还保护和赞助了佛教的第一次结集,形成了佛教最早的一批经典。

阿阇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残暴昏庸,无所作为,摩揭陀王国渐渐衰落。约公元前430年,诃黎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被大臣推翻,建立起幼龙王朝

此后摩揭陀王国不断扩张,公元前4世纪的难陀王朝版图已经基本统一印度北部。

后果幼龙王朝建立

阿阇世死后,其子邬陀耶及此后的统治者残暴昏庸,被贵族推翻,之后崛起幼龙王朝。

结论:频毗沙罗和阿阇世统治时期,摩揭陀王国达到鼎盛,扩张成为列国时代的强国。为后来孔雀王朝统一印度次大陆打下基础,也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阅读数 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