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后果:阿拉曼战役。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1939年4月7日,意大利的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向阿尔巴尼亚发起了进攻。阿尔巴尼亚战败并变成了意大利的被保护国。
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军队为实现独裁者墨索里尼的扩张野心,向希腊发动了侵略。不久,德国又加入了战争,希腊不得不宣布投降。
这场战争,主要是墨索里尼主导的。
当时,他的盟友希特勒没有和墨索里尼打招呼,就占领了罗马尼亚的油田。这让墨索里尼非常嫉妒,他觉得这一行为标志着德国开始侵入欧洲东南部,而这地区正是意大利的势力范围。
墨索里尼不甘于落后希特勒,也加速了对外扩张的脚步。他之前已经侵占了阿尔巴尼亚,并想以此为跳板,进一步向希腊扩张。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这样做的好处是,意大利可夺取希腊的港口,以便与地中海南岸的殖民地利比亚形成犄角之势,巩固意大利的现有地位。
墨索里尼先是利用外交形式,向希腊发出了接受割让领土的要求。希腊政府听后,直接拒绝了。
墨索里尼见希腊政府不买自己的帐,就决心使用武力。他计划着把入侵希腊的日子定在10月28日,因为这个日期恰好是十几年前他夺取意大利最高权力的纪念日。
墨索里尼的计划一出,就遭到了将领们的争论。
总参谋长巴多格里奥说,军队动员需要时间,对付希腊这样有一定实力的国家至少需要20个陆军师,可现在50万的士兵被允许临时复员,回乡下秋收去了。
维斯康提中将则对墨索里尼表示了支持,他早就想通过一场军事行动取代巴多格里奥,获得总参谋长的职位。
维斯康提对墨索里尼表示,只需要3个师就能打进希腊腹地。不出两周时间,希腊就会屈膝投降。他还说“古罗马通过四次战争征服了希腊,我们肯定比他们干得更漂亮。”

希意战争
墨索里尼听了这些话,更加坚定了入侵希腊的决心。
于是,意大利军队按照墨索里尼之前的计划,向希腊的伊庇鲁斯山区等地发起了进攻。意大利在一开始比较顺利,第25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向约阿尼纳推进,右翼的滨海战斗旅沿着亚得里亚海岸线向南进发。维斯康提见到这种情况,非常高兴,还特意给墨索里尼发了电报。他说,意大利部队充满了勇敢和献身精神,他们正像竞赛一样冲向目的地。
然而,随后的态势却让意军步履维艰。伊庇鲁斯山区不久就下起了大雨,气温骤降。当地交通还很差,很多隧道桥梁都被战争破坏了。这些情况令意军难以推进,并迫使他们把坦克、卡车丢在路上。
11月2日,意军主力终于到达了卡拉马斯河畔。意军统帅部本想在这搞一次军事野餐,没想到希腊军队突然冒了出来。他们向意军发起了袭击。本来疲惫不堪的意军被希军打败了,入侵计划暂时停止。
这时,希腊方面正在不停地增加援军。他们在伊庇鲁斯向意军发起了反攻,并先后占领了萨兰达、希马拉等地。意大利此时虽处于下峰,但他们人数上占有优势,再加上希腊后勤补给欠佳,最后导致希腊的进攻被迫停止。

二战中的德军
此时,双方陷入了僵持状态。意大利不得不求助于自己的盟友——德国军队。德军随即加入了这场战争,对希腊军队发起了猛烈攻势。希军实力弱小,不是德军的对手,只能赶紧后撤。
希军将领面对这种情况,不得不向德国投降。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希望德国允许希腊士兵在解除武装后自由返回家园,而不会被当作战俘,而军官可以保留武器。
墨索里尼得知消息后大怒,他认为希腊单方面向德国投降,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墨索里尼因此,多次向希特勒表示自己的抗议。希特勒不得不照顾墨索里尼的感受,同意意大利代表和德国代表一起参加投降仪式。仪式过后,墨索里尼又发表了一次演讲,吹嘘自己在地中海的影响力。
自此,所有希腊领土将在3年中一直受到德国、意大利的共同占领。
后果
1942年10月23日,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国对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了攻击。最后英军获胜,德、意联军被迫后退。
结论:希意战争是二战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这场战争,巩固了意大利在地中海的领导地位,使墨索里尼的扩张野心得到了进一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