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霸主:阿育王推行佛教
前因:孔雀王朝建立;后果:巽伽王朝建立。

作者:翟书宁 / 编辑:陆伯让

前因:孔雀王朝建立

公元前324年,旃陀罗笈多击败难陀王朝,以华氏城为首都建立起孔雀王朝。

公元前272开始,孔雀王朝的阿育王虔信佛教,以佛教“正法”思想统治国家,大力弘扬佛法,改变了整个东方世界。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君主,佛教称他为天佑慈祥王。对于佛教,他的一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阿育王》电影剧照

这位慈祥王小时候非常勇猛和残忍,传说他仅仅凭借一根木棍,就能杀死一头狮子。为了争夺王位胜利后,他杀害了自己的99个兄弟,连最小的婴孩都不放过。

他虽然在即位之初信仰佛教,别说当天佑慈祥王了,就连佛教徒都不够格,当时人称他恶阿育王。

即位之初,阿育王是一位血腥残暴的征服者。

为征服印度,阿育王发动了一系列对外征服战争,动辄屠戮城市,根本没把自己的信仰佛教当回事。

最有名的,当属他征服羯陵伽的战争。

羯陵伽,相当于今天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因为紧邻孟加拉湾,掌握着通往南印度的海路、陆路通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羯陵伽国的经济富庶,军事实力也很强大,是当时唯一没有臣服于阿育王的邦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阿育王亲自率军征讨此地。

这场战争异常惨烈,羯陵伽人拼死抵抗惹怒了阿育王。赢得战争的胜利后,阿育王屠杀了当地人口数十万,还将十五万人放逐,彻底摧毁了各处像样的城市,让其无力恢复。

经过阿育王的征服,孔雀王朝的版图达到顶峰。除印度南部的迈索尔地区外,整个印度次大陆都获得统一。

不仅如此,西到阿富汗,东到孟加拉国,也都臣服于阿育王的统治。孔雀王朝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这在印度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征服羯陵伽后,阿育王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温和谦逊的佛教徒。

据说,是征服羯陵伽时的悲惨景象感化了阿育王。

在早前的奴隶时代,一个邦国损失如此众多的人口是非常可怕的。战争带来的巨大苦难和财富损失,让阿育王也生出了恻隐之心。

更糟糕的是,之前他一贯的大肆杀戮,反而激起了越来越顽强的抵抗,这次征服羯陵伽,他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此时的孔雀王朝几乎控制了整个南亚次大陆,需要武力征服的时候变少了,以后更重要的是政事的处理。

阿育王需要在政治上开辟新的图景。

慈悲博爱的佛教有着巨大道德价值,在印度传播也很广,就成为他最好的选择。

于是,阿育王正式皈依了佛教。

宣称将不再主动发起战争,连传统的娱乐活动打猎也不再参加。不仅如此,他还禁止人民屠杀动物,宣称众生平等,要充分尊重一切众生的生命。

阿育王坚持用佛教思想来治理国家。

除了宣传“非暴力”思想外,阿育王还极力倡导宽容和忍耐。

例如,阿育王虽将佛教确立为国教,但其他一切宗教,如婆罗门教耆那教和其他信仰都可以继续存在和发展。

为鼓励佛教发展,阿育王把大量的财产和土地捐给佛教僧侣,在国内各地修筑寺庙。据说他总共修建了84000座佛舍利塔,用来奉祀佛骨。他还组织僧人抄写、整理佛经。

阿育王在位的时候,释迦牟尼已经圆寂两百多年了,佛教也分裂成许多不同的教派,各派都对佛经教义有着自己的理解,彼此争论不休。为了消除佛教内部的争议,

阿育王亲自出面组织了佛教的第三次大结集

他邀请了当时德高望重的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来到华氏城,由犍连子帝须召集了1000名阿罗汉。这次结集重新整理了佛经典籍,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

然后阿育王派出僧人前往各国传播佛教正法,连他的儿子摩天昊和女儿僧伽密也被派往国外宣传佛法,同时扩大孔雀王朝的影响力。

国内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名字命名的寺院。因为供奉着舍利子,在佛教界地位很高。据说是当初阿育王往东方派人弘扬佛法,带来的舍利子。

在阿育王支持下,佛教传播到东南亚、中亚地区,由此东方世界的文化体系渐渐和佛教紧密融合在一起。

在统治孔雀帝国41年后,阿育王去世。他死后,王权逐渐衰落,国王再也无力控制帝国辽阔的疆域,印度重新分裂为许多小国家,直到公元前187年灭亡。

后果:巽伽王朝

公元前185年,普西亚弥陀杀死孔雀王朝最后一位国王,建立起巽伽王朝。

结论: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有名的国王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印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疆域空前广阔,国家实力强大。佛教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外传播。

阅读数 4.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