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伊斯兰教创教;后果:穆斯林占领埃及
作者:翟书宁 / 编辑:王莫失
前因:伊斯兰教创教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整个阿拉伯半岛被凝聚在伊斯兰教信仰下,开始了对外征服扩张。
641年,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和阿拉伯人在巴比伦堡爆发的一场战役,埃及战败。
穆罕默德去世后,继任的四位哈里发在伊斯兰教“圣战”的激励下,继续对外开疆拓土。很快,他们的目光就转移到了附近的埃及。埃及地处交通要道,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更重要的是,埃及土地肥沃、经济富饶,是一块人人都想抢到手的肥肉。当时统治埃及的拜占庭帝国国力衰微,也是个好欺负的软柿子。
远征埃及的计划首先由阿拉伯将领阿慕尔·伊本·阿斯提出。在征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战争中,阿慕尔打败了拜占庭军队,一战成名。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威望,在639年,他向哈里发欧麦尔提议,派他前去征服埃及。欧麦尔却认为这次行动太过冒险,不过阿慕尔执意如此,他也就勉强同意了。
于是,阿慕尔率领着一支4000人左右的骑兵出发了。早年,阿慕尔曾多次跟随商队来到埃及,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一路上,他的进军十分顺利,仅仅2年的时间,就先后攻陷了埃及北部的斐尔马仪、比勒贝斯等城市。但在尼罗河的罗德洲上,巴比伦堡却挡住了他继续南下的脚步。
东罗马帝国的时间地图
此时,拜占庭帝国派来统治埃及的总督名叫居鲁士,居住在亚历山大里亚。听闻一支穆斯林军队入侵埃及、攻城略地的消息后,他急忙与军队总司令西奥多拉斯一同,统帅大军镇守在巴比伦堡。阿慕尔知道,仅凭自己这点兵力,想要攻克一座埃及人严防死守的堡垒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没有急于用兵,而是派人传信请求支援。
与此同时,阿慕尔绕过巴比伦堡,率领军队南下进入法尤姆地区。在这里烧杀劫掠,补充军队所需要的物资。没过多久,由奥瓦木率领的6000余人的援军就赶到了。两人合并一处,再次来到巴比伦堡。
阿慕尔深知进攻巴比伦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的军队不尽人数不占优势,也从来没有过攻城的经历,他们都习惯于在旷野平地上与敌人直接对决。穆斯林骑兵根本就不懂攻城术,也没有必要的攻城器械,要凭武力夺下这座坚固的城池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阿慕尔用计将拜占庭军队引诱到旷野,一举夺取舍姆斯城,实现了对巴比伦堡的孤立和包围,试图通过长期围困迫使居鲁士放弃。

6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疆域
几个月后,被困在城内的居鲁士沉不住气了,他偷偷派人前去,与围城的将士谈判,企图收买他们,但遭到了拒绝。又过了一阵子,城内粮食短缺,人心浮躁,居鲁士彻底放弃了,他接受了阿慕尔缴纳贡税的条件。随后,阿慕尔同意居鲁士前往亚历山大港,将条约传达给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
希拉克略得知消息后,勃然大怒,堂堂一国之君怎么会向这样一些沙漠里的野蛮人称臣纳贡。他断然拒绝了这个条件,并判处居鲁士以叛国罪,放逐出去。
此时,巴比伦堡仍然在穆斯林军队的围攻下,城内的守兵筋疲力尽又饥肠辘辘。终于在围城的七个月后,阿慕尔下令发动最后的进攻,穆斯林战士登上城墙,攻克了巴比伦堡。
占领巴比伦堡后,穆斯林军队对埃及的征服也就再无障碍。次年,阿慕尔率军占领拜占庭统治埃及的首都亚历山大里亚,拜占庭军队撤离埃及。埃及落入阿拉伯人的统治之中。
后果:穆斯林占领埃及
642年,穆斯林军队进驻亚历山大里亚,拜占庭军队撤离,埃及被纳入阿拉伯人的统治。
结论:巴比伦堡战役是穆斯林首次对埃及实现军事征服,战争的胜利进一步打击了拜占庭帝国,埃及成为阿拉伯人的领土。此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明传入埃及,对埃及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