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苏丹:奴隶缔造首个穆斯林王朝
前因:古尔苏丹遇刺;后果:莫卧儿王朝建立。

作者:翟书宁 / 陆伯让

前因:古尔苏丹遇刺

1206年,古尔王朝的苏丹吉亚斯·乌德丁·穆罕默德遇刺身亡,统治印度地区的总督艾伯克趁机独立

1206年,古尔王朝的印度总督艾伯克自立为苏丹,建立德里苏丹国。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王朝。

就在艾伯克登上帝位的庆典前不久,穆罕默德的侄子给他送来了释放证书和一副华盖。原来艾伯克竟然是个古尔王族的奴隶。

他是如何从这般卑贱的地位一步步成为一个王国的缔造者的呢?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之前的中亚。

在突厥人的一个奴隶市场,小小年纪的艾伯克被卖身成为奴隶。

古尔王朝位于阿富汗一带,南接印度。

奴隶贩子将他卖给了尼夏普尔的首席法官卡济,卡济让艾伯克跟自己的儿子一起接受宗教教育,进行军事训练。艾伯克就是从这里得到了一些行军打仗的知识。

在中亚地区,奴隶多从事生产、打仗,主人也乐得他们带来财富和军功,最后奴隶靠这些自己赎身。

所以突厥人吹牛聊天的时候就喜欢说:想出人头地,就去做奴隶。

艾伯克还真是靠做奴隶出人头地的。

卡济去世后,他又被卖给奴隶贩子,这一次艾伯克的买主来头更大了,他就是古尔王朝的苏丹吉亚斯·乌德丁·穆罕默德。

凭借出色的表现和忠心耿耿,艾伯克荣升“弼马温”。

齐天大圣觉得这个职位小,大闹天宫,而艾伯克给苏丹穆罕默德管理马厩,那前景是非常光明的,突厥人作战主要依赖骑兵,此时为了获得南部的土地,苏丹远征印度。

随着艾伯克的新征程,我们也可以把目光转向印度了。

艾伯克追随左右,军事才能发挥作用,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苏丹派艾伯克前去掌管印度地区的事务,并继续开疆拓土,扩大征服区。

艾伯克果然不负所望,先后为苏丹征服了德里曲女城孟加拉等重要地区,北印度大部分地区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艾伯克还十分懂得笼络当地王公,通过与当地首领的联姻,巩固自己在印度的统治。他本人就娶了当地首领塔杰·伊勒迪兹的女儿,又将自己的妹妹和女儿也都嫁给势力较小的首领,结成势力集团。

当艾伯克在印度的势力不断膨胀的同时,古尔王朝却在外敌入侵的打击下逐渐衰落。

艾伯克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产生了自立之心。

1206年,苏丹穆罕默德遇刺身亡,他的哥哥夺取王位。许多被征服的地区趁机开始反抗,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

见此情形,艾伯克当机立断,自立为苏丹。

艾伯克的奴隶王朝大致区域

由于艾伯克信奉伊斯兰教,按照当时中亚国家穆斯林对国王的叫法,被称为“苏丹”。新建立的国家又是以德里为首都,因此,这个国家就被称为“德里苏丹国”。

德里苏丹国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王朝。

由于艾伯克已经提前做好准备,巩固势力,因此在宣布独立后,立刻得到了印度的其他穆斯林官员和地方首领的承认。

基尔曼的总督伊勒迪兹,也在加兹尼自立为王。伊勒迪兹见艾伯克得到了印度的统治权,于是心生嫉妒,就想要夺取富庶的旁遮普地区。

艾伯克也不甘示弱,他起兵迎战,击败伊勒迪兹,占领了加兹尼。随后,艾伯克将这个所谓的“国王”赶了出去。

可惜,艾伯克在加兹尼并没有赢得民心,他的暴虐引起了人民的反抗,人们暗中帮助伊勒迪兹重返加兹尼,赶走了艾伯克。

于是,艾伯克失去了对阿富汗地区的影响力,统治范围仅限于印度。

艾伯克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大力推动伊斯兰教的传播,并修建了许多清真寺和学校。

而印度本土宗教损失惨重,佛教更是在印度彻底灭亡,艾伯克大量捣毁佛寺,玄奘的母校那烂陀寺就被夷为平地。

由于艾伯克曾经是奴隶,因此他开创的德里苏丹国的第一个王朝就被称为“奴隶王朝”。

此后,德里苏丹国还经历了四个王朝的统治,直到1526年灭亡。

后来德里苏丹国逐渐扩张

后果莫卧儿王朝建立

1526年 ,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征服印度,建立起莫卧儿王朝,德里苏丹国最终灭亡。

结论:1206-1526年间统治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对印度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伊斯兰教的传播与扩张,对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宗教文化、政治制度都起到了塑造作用。

阅读数 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