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建立: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
前因:巴布尔占领旁遮普;后果:莫卧儿帝国建立。

作者:余白 / 编辑:陆伯让

前因巴布尔占领旁遮普

巴布尔利用德里苏丹国内乱,部分民意代表向他求援为契机,进攻德里苏丹国,旁遮普几经易手,最终于1525年落入巴布尔的囊中。

1526年,巴布尔趁德里苏丹国衰微之际,率军进攻,双方在帕尼帕特地区展开交战,巴布尔大胜,史称“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

旁遮普终于在1525年落入巴布尔之手,这个蒙古来的封建主终于在印度有了立足之地,可以逐步蚕食德里苏丹国。

而此时的德里苏丹国的国王易卜拉欣·洛迪正焦头烂额,国内乱作一团,一听巴布尔已经占领了旁遮普,他哪里还坐的住,急冲冲的率领5万正规军和四百只战象前往应战。

他要借此一振苏丹国的雄风,赶走入侵者,震慑国内的反动。

巴布尔是帖木儿后裔

双方于帕尼帕特遭遇,并对峙了8天。

1526年4月20日,战争的号角终于吹响了。

巴布尔的军队已经随他征战十年有余,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还装备了火绳枪和大炮这些大杀器。

反观易卜拉欣的军队,重骑兵和象兵是他的杀手锏。

巴布尔事先了解到了易卜拉欣的兵力胜于自己,他根据斥候考察的战地情况,利用这对峙的八天,派兵在南据掘好的战壕,排放许多砍倒的树木,以此来防备敌人的侧击。除此之外,巴布尔还决定要将火炮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他很巧妙的将运输车用铁链拴在一起,形成一座座微型堡垒,每座“堡垒”之间则配备了火枪手和大炮。

而易卜拉欣自恃战象勇猛无敌,未经多少思考,就按老套路毫不犹豫的将战象放在了前锋,准备冲击巴布尔的队伍。

然而战争的发展明显没有按照易卜拉欣所想的那样发展。

战争一打响,易卜拉欣就让所有军队向前冲锋,他笃定:自己的军队人数比巴布尔要多,大军倾巢而出必然能使巴布尔的军队胆怯不已,那时候巴布尔就是自己砧板上的肉了。

但是刚刚出手的易卜拉欣就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坐镇后方中军巴布尔听到传信士兵报告,对方的战象已经逼近我方的大炮射程,兴奋不已,随即毫不犹豫的下令:向象群开炮!

使用战象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艺能

一时间,炮声震天,飞射而出的炮弹立刻在地上砸出大坑,一些战象被炮弹击中便倒下了它巨大的身躯。

这阵仗大象们哪里见过,被吓得疯狂逃窜,坐在大象身上的骑手怎么拉也拉不住。

易卜拉欣一看,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战象竟然溃败到这步田地,哪里还能指望得上他们,不行,得另想它法。

于是,他紧急命令出于第二战线的左翼骑兵攻击,可惜进攻并没成功。巴布尔的中军及时援助遭受攻击的部队,打退了易卜拉欣的进攻。

易卜拉欣的军队连番失误,陷入混乱,轮到巴布尔主动出击了。

他首先派出机动性强的骑兵牵制住易卜拉欣的先头部队。配备火枪的骑兵简直就是移动的杀器。随着一声声枪响,易卜拉欣的士兵接连倒下,巴布尔的士兵如入无人之境。

就在巴布尔的士兵肆意的收割着敌人的生命时,巴布尔也率领亲军杀到。两军会合,易卜拉欣的军队这个时候被半包围了。

易卜拉欣见势不妙,发动了强攻,一头扎进了巴布尔的包围圈中。

但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他的上前线行为已经为时已晚、徒劳无功了。他高声叫喊着,希望军队能够接受他的指挥杀出包围,取得胜利,但轰隆的炮火声掩盖了他的声音。

不知道是哪颗炮掉落在他的周围,四散的弹片击中了他,这一位德里苏丹国的国王就这样死在了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失去指挥的德里苏丹国的士兵顿时兵败如山倒,早没了恋战之心,逃的逃,降的降。

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以巴布尔大胜而告终。

1526年巴布尔建立起的莫卧儿帝国疆域。

后果莫卧儿帝国建立

1526年4月27日,在印度阿格拉建立莫卧儿王朝,正式加冕为皇帝。

结论: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巴布尔利用火炮以少量的伤亡击败了德里苏丹国的军队,并杀死易卜拉欣国王,这彻底摧毁了这一印度次大陆上曾经的霸主,为莫卧儿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阅读数 1.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