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葡萄牙东印度公司成立;后果:葡萄牙占领果阿。
作者:余白 / 编辑:陆伯让
前因:葡萄牙东印度公司成立
16世纪初,葡萄牙为了控制印度航线的香料贸易,于里斯本建立印度公司,东方贸易的中心随之转移,这让威尼斯大受损失。
1509年,葡萄牙与埃及印度盟军在印度第乌展开海战,最终以葡萄牙胜利而告终,史称“第乌海战”。
印度在亚洲,埃及在非洲,葡萄牙人得多招人讨厌,才让这两个国家跨了整个印度洋都要联手?
原来16世纪初,葡萄牙建起印度公司,掠夺了很多印度航线的贸易,让依靠印度贸易而获的威尼斯受到重创。
富有的威尼斯商人不甘心生意被葡萄牙人抢走,于是找上了埃及的马穆鲁克苏丹,只要苏丹出船只士兵,帮他们击败葡萄牙人,他们愿意提供资金。
而在印度第乌城的古吉拉特人更委屈,葡萄牙对印度占领地进行的残忍屠杀,把他们吓得不轻,也决定抵抗、反击葡萄牙。

里斯本、埃及、第乌位置
虽然同仇敌忾,但是跨海合作是真的难。
埃及的地中海式排桨战船经过一番周折,于1508年到达了第乌城,开始驻守,而此时距离第乌海战爆发还有半年多的时间。
这半年多的日子过得并不太平。
马穆鲁克国因为援军和后勤跟不上,况且远离家乡,不少马穆鲁克士兵都逃跑了,指挥官侯赛姆面对不断减少的士兵数量,也是无可奈何。
此时,第乌城总督梅里克担任古吉拉特海军司令,看到队友这么废物,不敢把宝压在马穆鲁克人身上。
古吉拉特人准备死守港口,不让葡萄牙人越雷池一步。
梅里克指挥士兵和工人在港口东侧修筑了两架炮台,增强火力,并且依托第乌航道狭长优势,在港口部署10艘新式的桨帆船战舰和50艘小型战船。
但是马穆鲁克人认为这种作战手法与缩头乌龟无异。
他们主张凭借战舰数量优势,包围葡萄牙人的船,到那个时候,大船负责正面作战,小船负责侧面侵扰、包围。
古吉拉特人却充满疑虑:马穆鲁克人真的不会临阵脱逃吗?

马穆鲁克人带来的地中海式排桨船类似这样,排桨是其特色
就在两边因为战术而争论不下的时候,葡萄牙人的船开来了。
1509年2月2日的下午,葡萄牙舰队抵达了第乌岛东面的海域,领军的是阿尔梅达。他的儿子死在了上一次的与印度人爆发的海战,他这次不仅是为了国家利益,更是为子报仇,19只船组成的舰队来势汹汹,锐不可当。
葡萄牙舰队并不靠近岸边,这就使得古吉拉特人的炮台如同废铁,梅里克又急又气。侯赛姆早觉得古吉拉特人的办法不行,自己带领着全部的船舰一起出战,准备予以葡萄牙舰队痛击。
但是第乌城炮台的射程并不远,船舰开远了就无法掩护。
埃及自己的船舰很陈旧,无法安装多门重炮,火力严重不足,没有了炮台的支援,被葡萄牙一字排开的舰队和密集的炮火攻击,毫无还手之力。
梅里克见势不对,将所有的战舰紧急召回,蜷缩在港口的最深处。

第乌海战情况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为第二天的作战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月3日,葡萄牙舰队利用涨潮,直直的冲入了第乌港,港口的炮手还未及反应便让敌人冲过了自己的防线。随之,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这次葡萄牙在射程内了,火炮能排上用场了吧。
但是谁能想到葡萄牙用牛皮做成袋子装着棉花,绑在船的外围,再加上葡萄牙的船结实,古吉拉特和马穆鲁克的炮弹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因为靠近葡萄牙的船只而被打得落花流水。
另一边,葡萄牙的旗舰向纵深前进,在靠近航道内侧的位置停下了。
面对这么一艘大船,原本停靠在港口深处的马穆鲁克船队是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出。

古吉拉特位置
前面的船想冲出去,结果还没等靠近,便被轰了个稀烂,飘散的船只遗骸更是把后面的船堵了个结结实实。
经过六个小时的激战,古吉拉特和马穆鲁克惨败。
侯赛姆身负重伤,亲信将他放在运送粪便的小船上,才得以逃出生天。
梅里克不得不送上了求和信。
后果:葡萄牙占领果阿
1510年,葡萄牙总督阿方索·德·阿布奎克占领果阿,并且将之作为葡萄牙在东方发展的枢纽、大本营。
结论:葡萄牙赢得了第乌海战的胜利,古吉拉特人不得不交出第乌城的控制权。而控制了第乌城的葡萄牙进一步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控制了贸易口岸和通道,马穆鲁克也受到了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