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之劫: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

作者:翟书宁 / 编辑:陆伯让

前因胡马雍去世

1556年,胡马雍意外身亡,年幼的阿克巴继承王位。

1556年,莫卧儿帝国皇帝阿克巴击败喜穆起义军,重新巩固莫卧儿帝国,这就是第二次帕尼帕特战役,也是阿克巴皇帝生涯中的第一场重要战役。

这位皇帝继位的时候,基本和亡国之君差不多。

他只能在一些大臣的支持下,在兰诺尔城的一个花园内登基。

因为他13岁那年,他的父亲胡马雍正准备前往清真寺祷告时,失足摔下楼梯,当场身亡。

阿富汗人喜穆趁机联合其他印度贵族,一举夺取了首都德里,建立起自己的统治,自称“超日王”(就是之前说过的那位男扮女装的国王)。

阿克巴画像

丢了首都的小皇帝阿克巴不仅没有国土,还差点失去朝廷官员。

当时,许多大臣都被喜穆吓坏了,对这个14岁的小皇帝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纷纷劝说阿克巴撤退甚至是投降。只有白拉姆汗坚决要求作战。

白拉姆汗是一名忠心耿耿的老臣,已经年过六旬。他身经百战,曾为巴布尔和胡马雍的征服立下汗马功劳。

胡马雍死时,他正在阿富汗招募新兵,得知消息后立刻率军前来辅佐新主。白拉姆汗建议阿克巴,趁着敌人还没有集结完毕,做好战争准备,主动出击。

这种故事我们在中国史里经常看到,比如寇准硬是让宋真宗和辽军对抗。

而莫卧儿的小皇帝阿克巴更加勇猛些,采取了白拉姆汗的建议,主动御驾亲征,要与喜穆决一死战。

一场大战很快如约而至。

阿克巴和白拉姆汗率领1.5万大军向德里进发,在德里附近的帕尼帕特,与喜穆的军队爆发战争。

无巧不成书,30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布尔也是在这里大败阿富汗人,建立起莫卧儿帝国的,那就是第一次帕尼帕特战争。

莫卧儿军队携带火枪

白拉姆汗早已事先建立起军营,排兵布阵。军队被划分为左翼、右翼、中军、后卫和前锋5个部分,其中左翼力量最强。

随后,喜穆也率兵赶到,他拥有一支5万余人的大军,单单是战象就有200头。但是从人数上看,阿克巴完全不占优势。

战争开始后,精锐左翼首先发动进攻。

但是喜穆军队中的战象横冲直撞,用鼻子将莫卧儿军队连人带马的跑出去,引起了极大的恐慌。弓箭手连忙朝战象的面部射击,才勉强稳定住局势。

渐渐地,莫卧儿左翼力量不支,开始后退。喜穆毕竟在人数上有优势,大喜过望,看来这个阿克巴这个小皇帝就要死在他的大象腿下。

正在这时,一小队莫卧儿骑兵出动,对喜穆的右军发起进攻。

这些莫卧儿骑兵被发现后,一边跑,一边丢下金银财宝。喜穆的士兵大惑不解,但还是禁不住诱惑去下马争抢。喜穆大感不妙,但是士兵根本不听指挥。

正在一片混乱之际,莫卧儿人的骆驼回旋炮骑兵登场了,这些骑着骆驼的士兵带着火绳枪而来,给予了毫无准备的敌人以致命一击。

阿克巴凭借战术赢得了战争第一阶段的胜利。

骆驼回旋炮

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优势仍在喜穆的军队这边。

喜穆见战争迟迟分不出胜负,内心很是急躁,于是决定亲自上阵指挥。

虽然伤亡惨重,但喜穆麾下仍有2万士兵尚未投入战争,还有勇猛无畏的重步兵和骑兵,胜利还是大有希望的。

大批敌军不断涌来,莫卧儿军队连给火炮装填火药的时间都没有。到下午时,莫卧儿人伤亡惨重,似乎败局已定。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莫卧儿人在拼死抵抗中,不知怎地竟意外斩杀了喜穆左军的指挥官。喜穆也被箭射中眼睛,不省人事,喜穆的军队一下子失去了指挥,陷入混乱和崩溃之中。

莫卧儿军队趁势追击,大获全胜,喜穆也被白拉姆汗亲手斩杀(一说阿克巴所杀)。

小皇帝阿克巴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此战之后,他重新夺回德里。

叛乱平定后,阿克巴在白拉姆汗的教导下逐渐成长,终于在四年后亲自掌握了军事、行政大权,开始了对外征服,巩固了莫卧儿帝国的统治。

莫卧儿军队使用火炮

后果:放逐白拉姆汗

1560年,阿克巴解除白拉姆汗的职务,亲自掌握国家政权。

结论:第二次帕尼帕特战争是印度本土贵族反抗外来的莫卧儿王朝统治的起义,战争失败后,莫卧儿王朝的统治反倒更加巩固。此后,阿克巴经过南征北战,逐渐统一北印度地区。

阅读数 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