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发布最新多元性评奖标准,歧视的味道会散吗?
“‘结果均等’取代了‘机会均等’,胜利是空洞的”?

当地时间9月8日,奥斯卡主办方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发布四项评选“最佳影片”奖项的多元化标准。这些新标准定于2024年第9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生效,要求电影至少符合四项标准中的两项才能提名“最佳影片”。

简单来说,这里的“多元化”标准面向四类代表性不足的群体——女性、少数族裔(如亚裔、拉丁裔、非裔、美国原住民等)、LGTBQ+(Lesbians、Gays、Bisexuals、Transgender、Queer等)、残障人士。

图片:网络

四项标准则分别从电影上映各个环节对这些群体的数量作出硬性规定:

一、演员和叙事方面,重要角色中至少一人来自少数族裔,或非重要角色中至少30%来自四类群体中的某两类,或故事主题以前述某一类群体为核心。

二、幕后创意部门负责人中至少两人来自代表性不足群体,或技术执行人员中至少六人来自少数族裔,或全体剧组人员中至少30%来自代表性不足群体。

三、影片发行或融资公司须提供给某两类代表性不足群体带薪实习及职业培训机会。

四、影片宣传和发行工作中,高层人员必须包含某类代表性不足的群体。

“奥斯卡太白了”

尽管奥斯卡“最佳影片”最新标准到2024年才正式实施,但此次多元化改革诉求由来已久。

2015年以前,对于奥斯卡奖项的质疑还多发声于专业媒体。如,2012年,《洛杉矶时报》报道,奥斯卡学院投票人员94%为白人,77%为男性,少数族裔和女性几乎不享有投票权。

2015年第87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揭晓,表演类奖项20名提名演员全为白人,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1998年。黑人活动家April Reign在Twitter上创建“奥斯卡太白了”(Oacar So White)话题,抗议少数族裔和女性未获得提名。

《塞尔玛》讲述民权斗士马丁•路德•金的故事,图为1965年,美国纽约市立学院的学生睡在大巴上,他们将加入塞尔玛的民权游行。图片:视觉中国

很快,“奥斯卡太白了”话题在Twitter上爆发,发酵为社会运动,奥斯卡奖项深陷“白人评奖”、且“专为白人颁奖”的公共危机中。以《塞尔玛》为代表,饰演马丁•路德•金的黑人演员被广泛看好,女导演当时亦创下历史,成为首个被提名“金球奖”最佳导演的非裔女性。但这两人均未获得个人提名,这被认为是对少数族裔和女性的歧视。

此后,每逢奥斯卡颁奖季,“奥斯卡太白了”话题都会重新出现,反对方和主办方就奥斯卡评奖标准、评奖人员等开始长达多年的博弈。这一过程中,话题讨论从种族、性别延伸至性取向、残障人士等其他社会议题,但种族问题始终位居核心。

2016年,奥斯卡表演类奖项20名提名演员再次无一例外是白人,美国少数族裔对奥斯卡评选不公平的抗议达到顶峰,包括斯派克•李(Spike Lee)在内的不少黑人明星公开抵制本届奥斯卡。迫于压力,奥斯卡主办方承诺在2020年以前,学院有色人种和女性数量将增加一倍。

《月光男孩》海报,图片:网络

201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颁发给《月光男孩》,这是一个讲述非裔男孩逐步发现自身同性取向的故事,因此影片一获奖便引发热烈讨论。看起来,“奥斯卡太白了”话题为包括LGTBQ在内的更多边缘群体争取了获奖空间,导演巴里•詹金斯(Barry Jenkins)感慨,“我不知道(代表性不足的群体)获奖人数是否正在改变,但关于此事的讨论正在升温”。

但与此同时,《月光男孩》的获奖也招致诸多质疑,反对者认为它不是多元化投票的结果,而是“政治正确”的结果,是“正确的投票”。显然,相比起影片的艺术性,观众更愿意讨论它与政治的紧密关系多大程度上决定电影能否获奖。

类似质疑在后续《绿皮书》《黑豹》等获奖影片中同样存在,但无论如何,在“奥斯卡太白了”运动之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为多元化标准所作的努力似乎取得了积极成果。

性别歧视抗议

“恭喜那些男人。”

2020年1月,作家兼女演员伊莎•雷(Issa Rae)在宣布第9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名单(不包括女性)直播中,说出这句“赞美词”。

对此,一位《加州日报》(The Daily Calfornian)的评论员写道:“对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而言,这并不是新趋势,在奥斯卡的92年历史中,只有五位女性被提名最佳导演”,因此,尽管《告别》《小妇人》获得观众、颁奖方一致好评,却几无可能获得最佳导演提名,“在男性主导的投票机构,电影荣誉只为男性保留”。

“男性主导的投票机构”所言非虚。在今年奥斯卡新增投票成员819人中,女性占45%,非白人占36%,但整体来看,女性仍只占33%,有色人种占19%。比之2015年数据——女性(25%)、有色人种(8%),奥斯卡主办方早前“有色人种和女性增加一倍”的承诺并未完全实现。

一组数据同样能说明问题:过去10年,200名奥斯卡提名演员中有色人种26人,最终获奖7人。

露皮塔·尼永奥(Lupita Nyong'o)凭借在《为奴十二年》中出色演出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小金人,图片:视觉中国

不光是代表性不足群体的数量受到质疑,他们在影片中的固定人设也引起反对方不满。比如,黑人女演员被提名“最佳女演员”,多数扮演着创伤修复的角色——赤贫女性、被奴役女性、或完全依附他人的女性。 露皮塔·尼永奥(Lupita Nyong'o)出演《为奴十二年》,凭借黑人女奴隶一角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她今年出演电影《我们》一人分饰两角,演技精湛,却不在奥斯卡提名之列。

“这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需要问的问题”,“奥斯卡太白了”发起者April Reign在其专栏发问。

可以发现,种族、性别等问题仍舆势汹汹,尤其是受今年黑命攸关运动(Black Lives Matter)影响,奥斯卡奖项评选可谓行走在刀刃上。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确保全面的机会均等”,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首席执行官道恩•哈德森(Dawn Hudson)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将继续修订并研究规则程序,确保听到所有声音”。

今年6月份,学院宣布“光圈2025”计划(Academy Aperture 2025)正式启动,成立特别工作组,制定一系列新措施,包括组织相关议题对话、宣布新董事会成员、开放博物馆展示代表性不足群体成就等,以此展现学院促进多元化的决心。

此次“最佳影片”奖项标准更新也是“光圈2025”计划的一部分,其灵感源于英国电影协会BFI(British Film Institute)。该协会2019年引入多元性标准,是全球首个将多元性标准作为其评奖要求的颁奖机构。奥斯卡参照BFI标准,通过现场抽查及学院、影片方对话方式执行。

新标准可以促进评奖多元化吗?

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新标准发布后,争议不断。

在好莱坞权威周刊《Variey》公布新标准的报道下面,很多网友表示不认同。“奥斯卡正在走下坡路”,网友Smith论断,因为新标准过于僵硬,这意味着任何不符合配额标准的影片无论其艺术水准如何,都无法进入提名之列,“‘结果均等’取代了‘机会均等’,胜利是空洞的”。

恰恰相反,新标准反对者认为,即使影片真正获奖,也会被打上“种族主义/女性主义/残障人士/性向平等”的标签,掩盖了影片艺术性。对于真正代表性不足的群体而言,这只会让旁观者更不了解他们的真实困境,而他们也丧失了合理捍卫自身立场的机会。换言之,新标准只是一条克服不平等的捷径,但绝非实现“种族/性别/性取向平等”的正途。

此外,在他们看来,当艺术被迫卷入平权运动时,新歧视产生,这是新标准强制配额的核心悖论。一个典型例子是,种族歧视将转向一群白人男性,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影响,学院董事会中几个白人男性“自觉”辞职。具体到影片台前幕后,也不再是人员能力、艺术性先行,而是多元化先行。

像美国单口喜剧界泰斗级人物乔治•卡林(George Carlin)说的,“政治正确是一种新型狭隘,它被伪装成包容。它表现为公平,但试着用严格的符号规则来限制控制人们的语言。我不确定这能消除歧视,让人们沉默或强迫他们口头上改变就能解决问题”。

漫威电影《黑豹》入围2019年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引起轩然大波,图为查德维克·博斯曼饰黑豹帝查拉的个人海报。图片:网络

不过,在另一些人眼中,新标准可行性强,切实在解决问题。

“新标准实际付出代价很低。30%的女性演员,领导班子中保证两个为非白人,或者只是雇一些代表性不足群体的实习生……四个标准中要满足任何两个标准,就能找出十多种组合”,网友JRP认为这些标准没那么严格,“愤怒很愚蠢”。

与JRP的观点相似,《纽约时报》记者凯尔·布坎南(Kyle Buchanan)对四条标准一一解析,认为新标准很容易实现。服装设计师、化妆师、发型师等幕后创意部门本就女性居多,以及任何一家大型制片厂都可以招募广大代表性不足的实习生,市场营销部门则同性恋数量本就丰富……

那么,新标准的意义是什么呢?凯尔·布坎南的回答是“感知”——虽然不能衡量歧视问题能否得到真正解决,但毋庸置疑的是,至少在这一波多元性改革中,奥斯卡是主动的,它以自身的影响力,赋予金像奖更重大的意义,即将歧视问题、不平等问题直接摆在台面上,让各个电影制作方、甚至每个人都更加重视多元性问题。

综合多篇报道编译:

https://www.nytimes.com/2020/02/06/movies/oscarssowhite-history.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12/movies/oscars-diversity-rule.html?action=click&module=RelatedLinks&pgtype=Article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8/movies/oscars-diversity-rules-best-picture.html?searchResultPosition=1

https://variety.com/2020/film/news/oscarssowhite-nominations-diversity-april-reign-1203467389/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9/movies/oscars-best-picture-diversity.html?action=click&module=RelatedLinks&pgtype=Article

————

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全现在”,朋友圈的世界也会不一样。

阅读数 9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