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苏拉特的英国商馆;后果:普拉西战役。
作者:翟书宁 / 编辑:陆伯让
前因:苏拉特的英国商馆
17世纪,英国船队来到印度,在印度西北部的孟买和东海岸的马德拉斯建立贸易据点,苏拉特是首个商馆。
1685-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试图通过武力手段,获得莫卧儿王朝新占领的孟加拉地区的贸易权,结果失败。这是莫卧儿帝国反抗英国殖民的重要战争,称为英国-莫卧儿战争。
三年前,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收到了一封英国人的来信,英国东印度公司想要特许权,垄断孟加拉地区的贸易。
好大的口气!
他一生战功赫赫、开疆拓土,根本没有把这些欧洲人放在眼里。

奥朗则布画像
然而,这时的英国已经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已经挑战过海上霸主荷兰,胃口也越来越大,不满足于在印度西北部和东海岸的地盘,希望能够垄断孟加拉地区的贸易。
东印度公司的威廉·休斯顿派遣查尔德爵士前往德里,向印度政府提出请求。
但是奥朗则布皇帝的拒绝,让休斯和平请愿的希望破灭了,于是他转而通过武力夺取孟加拉。
经过三年的筹备,英国东印度公司再次率军来到孟加拉地区。
他们集结了12艘战舰,并给每艘舰船都装载了火力强大的火炮,准备与印度大战一场,夺取孟加拉地区的吉大港。查尔德爵士被任命为总指挥。
孟加拉总督沙斯塔·汗是奥朗则布的叔父,曾与葡萄牙作战,知道欧洲人的厉害。
面对来势汹汹的东印度公司舰队,他预感获胜的几率不大,极力避免战争。
沙斯塔派人与查尔德爵士和谈,查尔斯爵士也不愿挑起战争,如果能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那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他命令舰船停泊在港口,船员在此待命,他则动身去谈判。
没想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事件打破了这短暂的和平。
原来,等候在船上的英国人整日无所事事,感到非常无聊,于是决定去沿岸的城镇逛一逛,顺便买点当地的特产带回英国。
然而,3名英国人在市场上与1名莫卧儿帝国的官员发生了争执。官员被这些傲慢无礼的外国人激怒了,他派手下抓起这些人,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一顿。

战争冲突地点
查尔德爵士知道此事后,要求这位官员道歉却遭到了拒绝。一怒之下,查尔德率领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大肆进攻,用炮火攻击沿岸的城镇,许多房屋被夷为平地,无辜的百姓丧失了生命。
印度人见势不妙,以重新谈判为借口请英国人停火,然后暗中派出士兵来到吉大港,向已经登陆的英军发动进攻。
英国人跨海远洋而来,兵力只有寥寥几千人,若说陆战根本不是印度人的对手。
查尔德立即命令所有的英国人都登上船只,在远离吉大港的一座小岛上建立营地。岛上没有淡水补给,气候也潮湿不堪,许多英国人因为水土不服染上疾病,损失惨重。
无奈之下,查尔德只好撤军。
英国人并没有就此放弃,两年之后他们又卷土重来。
1688年,一支英国舰队拦截了莫卧儿帝国前往麦加朝圣的船只。由于英国舰队拥有海上霸权,而前往麦加朝圣对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儿帝国统治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奥朗则布只好同意重新谈判,来拖延时间。英国舰队驶回东海岸后,才发现所谓谈判只不过是个幌子,于是再度发起进攻。
此时,莫卧儿帝国早已严阵以待,在吉大港集结起一支大军应对英军的挑战。
1689年,奥朗则布对英国人发动进攻,派出大军进攻英国人占据的孟买和马德拉斯,并没收英国在印度的所有产业和财产。
由于在印度的英国人以商人居多,军队数量本来就少,根本无法应付印度大军的两路进攻。
而遥远的英国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老国王詹姆斯二世被赶走了,新国王是来自荷兰的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光荣革命。
英国在亚洲的主要对手就有荷兰,还打过几次,争夺贸易路线,这下荷兰执政成为英国国王,未来政府在亚洲贸易又要如何布局呢?

光荣革命中成为英国国王的玛丽夫妇
加上印度人抵抗激烈,查尔德爵士眼看着继续打下去,占不到任何便宜,便求和停战。
而奥朗则布也担心英国人先进的枪炮,如果冲突加剧,很难抵挡,于是顺台阶下,就此收兵。
英国-莫卧儿战争以英国的失败,东印度公司赔款求和宣告结束。
后果:普拉西战役
175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再度挑起普拉西战役,吞并孟加拉。
结论:这是印度人反抗英国殖民入侵的一次伟大胜利。但此后,东印度公司继续蚕食印度的土地,终于在1757年通过普拉西战争成功地占领了孟加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