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境烽火:印度民族大起义
前因:莫卧儿皇室称号被取消;后果:莫卧儿王朝终结。

作者:呼雪妍 / 编辑:陆伯让

前因:莫卧儿皇室称号被取消

1854年巴哈杜尔的太子因病去世,印度总督戴贺胥允许另立太子,但继承人不能称皇帝,皇室成员也不能再住在红堡。

1857年印度民众在英国殖民者的霸权夺取之下,仇恨与对立情绪滋生,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起义。

而这些仇恨和对立情绪最早在军营中爆发。

19世纪,为了维护在印度的利益,东印度公司广泛招收英国、印度士兵,但是待遇有区别。英国士兵可以住舒舒服的大房子,印度士兵只能住简陋的帐篷。

这些就算了,公司还总把印度士兵调到远方长期出征,并且不能给予一定的额外津贴,这让印度士兵对公司的忠诚度日益减少,以至于在1857年大起义之前他们已经叛变了四次,纪律日益变差。

在1857年初,雇佣兵中开始流传一个小道消息。

士兵们说那东印度公司用猪油或牛脂做成了润滑油涂在了来福枪的子弹上。

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左)印度教禁食牛肉(右)

而当时在装子弹前,士兵们得用牙齿咬破来福枪子弹的弹壳,这可触犯了印度士兵的宗教信仰。毕竟在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中,用嘴接触禁忌动物的脂肪,属实是一种违忌。

印度士兵压制的不满,开始藏不住了,这一点火星子,就燃了起来。

而英国军官还是一如既往地欺负印度土兵。

1857年3月,有一名叫潘迪的印度士兵忍无可忍,开枪打死了3名英国军官。

事情没能掀起什么水花,潘迪在事后被处以绞刑,以儆效尤,东印度公司取消了潘迪所在的兵团,士兵们因此增加了更大的不满。

同年5月9日,有85名士兵商量了商量,人多力量大,大家联合抵制擦拭了猪油的子弹兴许能有什么改变,他们便都拒绝接受子弹。

不料却被判处了十年苦役,大家的不满终于到达了临界点,在1857年5月10日,印度大起义爆发了。

印度士兵首先在密阿特发动公开叛乱,他们冲进监狱释放了他们的同伴,还顺便杀死了几个英国军官烧了军官的房子泄愤。

由于司令官休伊特将军的无能,没有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去镇压叛变者,叛乱愈演愈烈,随之德里也被叛变者占领。

印度士兵们屠杀了许多欧洲人并侵占了皇宫,莫卧儿帝国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复位成为叛乱的首领。

许多人大概想起了曾一度强大的莫卧儿帝国的尊荣,全印度六十多地发生了对抗英国人的战争。

起义波及印度北部、中部、南部的二十个地区。

其中最值得诉说的就是章西公国。

6月4日,章西公国的女王率领起义军占领了军火库。

这个章西女王名叫拉克希米·巴伊于,可谓是一代女中豪杰,她有骨气有能力,当时甚至英国军官都有所忌惮。

她领导起义,打死英国在章西的最高指挥官邓洛普,英国招架不住,7月8日投了降,女王重新执政后率军南征北战,继续反英斗争。

同年9月,英国又卷土重来了,起义军因此受到了重创。1858年1月,英军乘胜追击,中印度英军总指挥罗斯将军率军攻打章西,章西女王驾炮迎战。

两边的炮轰,势均力敌,正僵持不下时,英军突然发现南城门是个缺口,于是都集中火力攻打南门,这缺口越打越大,章西女王没法了,只能赶紧求助附近的起义军领袖,她的好朋友托比赶来支援。

然而,这托比在赶往章西的路上遇袭战败,女王孤立无援,只能先弃城逃走了。

1858年6月,英军发动总攻击,女王身着男装,带领起义军越战越勇。英国人发现女王这里不好攻克,便先攻陷了其他地方,再来包围女王。

女王尽管以寡敌众,但是骁勇善战,而章西人十分忠诚,死死护住女王。

不料一名英国军官认出了男装的她,高喊活捉女王巴伊,众人围攻女王,将战刀纷纷砍向了女王。

章西女王影视形象

女王落马逃跑,她随从的女兵赶忙将女王扶进路旁的一间小屋中,屋主冒着生命危险抢救章西女王,但是因为失血过多,章西女王还是不幸离世。

而其他地方的起义,或者因缺乏组织,一盘散沙,被英军逐个击破,或者因武器落后,被英军先进的枪炮压制,总之持续两年后,印度大起义由失败告终。

后果:莫卧儿王朝终结

1858年,印度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连同皇后、几位子女一同流放到缅甸。至此,立国350年的莫卧儿帝国覆灭。

结论:印度起义标志着印度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提高了印度人民的爱国觉悟,并在日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阅读数 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