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狂》最早出自明代《神奇秘谱》(1425年),相传为三国时期阮籍所作。
乐曲背景
阮籍生活在魏晋初期,曾任朝廷官员。他在政治上原有济世之志,但无奈魏明帝曹叡死后,朝内动荡,政局十分险恶,只得放弃。也因此,阮籍的诗词大多作得隐晦曲折,借大自然倾诉悲情。可借其诗《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领会其意:“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酒狂》
琴曲解析
《神奇秘谱》有解题云:“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妙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

《神奇秘谱》
阮籍是当时反对黑暗统治的有名之士,他为免遭统治者的迫害,以酒醉佯狂表示对统治者的批判和不合作。这一点在杨抡的《太古遗音》的乐曲解题中说得更为透彻:“盖启典午之世,君暗后凶”、“一时垣士大夫若言行稍危,往往罹夫奇祸’、“是以阮氏诸贤”、“镇日酩酊”、“庶不为人所忌”。

阮籍
古琴演奏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谱》蓝本,又参照《西麓堂琴统》整理打谱,把乐曲处理成在古琴乐曲中罕见的6/8拍子。由于弱拍常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造成音乐的不稳定感,表现了人在酒醉后步伐踉跄的神态。同时他不着重表现表面的狂态,而是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以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姚丙炎
乐曲采用基本曲调的变化重复,曲首两小节的节奏型通贯全曲。另外,第一、二、三段出现两小节的固定终止型。乐曲结束段有“仙人吐酒”的文字提示。“长锁”指法演奏的一连串同音反复,使音乐流动如注,如满腔怒火尽泄,表现了外形酒醉佯狂,内心疾恶如仇的意境,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古琴曲目。
段标题
《重修真传琴谱》:
第一段:天地鸿荒
世事奔忙,谁弱谁强,行我疏狂狂醉狂。百年呵三万六千场。浩歌呵天地何鸿荒。
第二段:醉舞飞仙
天有酒星地酒泉,天地爱酒无传。不妨一斗需百钱,飘飘醉舞飞神仙。及时行乐也当留连,人生不饮也胡为然。
第三段:浩歌天地
东流不返也那流何长,红颜白发也那催何忙,好怀呵对酒也愁相忘,题诗呵自叹也成疏狂。浩歌抚景悲斜阳,斜阳,量宽沦海盛汪洋。怡情风月无时常,糟堤筑就也那流琼浆。

《酒狂》
第四段:嗜后形骸
白酒呵初熟山中归,黄鸡呵啄黍秋正肥。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吁嗟呼兔走也阳鸟飞。林泉呵乐隐也人知机。瑶琴一曲也摩金徽,金徽。
第五段:花笺草扫
新丰美酒斗十钱,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杨柳边。醺醺呵谩醉也搜诗篇,如流呵染翰也翻银笺。古今狂客也名千古,何人醉酒那长安眠,长安眠。
第六段:低低吐酒
吐酒仙人声款款。世相建,此心遗,此心迷,富贵功名不为稀罕。晋阮藉浩歌狂,叹那停杯,叹那弄盏,醉舞琳琅春意满。叹那弄盏,醉舞琳琅春意满。无事关心,此心不服天公管。此心不服开公管。

《酒狂》古琴谱
《新传理性元雅》:
第一段:乐酒忘忧
白驹世事笑犇忙,悄悄忧心空断肠。何以觧忧曰杜康,醺醺镇日任踈狂。百年三万六千塲,会须一飮三百觞。陶陶那乐入醉的那鄕,醒而复醉,醉而的那狂,如山大事顿相忘。
第二段:醉舞飞仙
天有酒星地酒泉,杖头常挂百文饯,池酒糟丘是所欢。飘飘醉舞,恍疑羽化,羽化而登其仙。酒中淂道眞畅然。
第三段:浩歌天地
换酒不惜千金裘,相酌能消万古愁。香醪百斝襟懐放,浩歌一曲兴悠悠。宇宙间乐无过的那酒,酒中那趣眞罕的那有,果然啸傲轻王矦。

《酒狂》
第四段:嗜酒忘形
白酒初熟紫蟹肥,呼朋拉友共衔杯。或乐山兮或乐水,不知人世,更有理乱,理乱及安与危。玉山自倒非人推。
第五段:花笺草扫
醉后斗酒诗百篇,龙蛇体格染银笺。长安那市,酒家的也眠,天子宣呼不上的那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第六段:低低吐酒
吐酒山翁声欵欵,功名富贵无心恋。刘伶毕卓与陶潜,淸风高节,此身不服,不服天宫的管,相与枕籍共留连。
第七段:托酒佯狂
举世皆醉,我岂独醒,三杯一斗,撞破愁城,古来多少贤达皆寂寞,惟有飮者留其名。醉翁之意端不在乎酒。
作者简介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来发生魏晋禅代的政治动乱,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和深感生命无常,因此采取了蔑弃礼法名教的愤激态度,转到以隐世为旨趣的道家思想轨道上来。

阮籍
阮籍在社会政治观上主张“自然”排斥名教,想建立道家所说的“无为”、“无君”的社会。在哲学观上,阮籍赞同老庄的“达”的观点,认为“达”的根本途径或基本方法即为“齐物”。正始时期的阮籍强调天与人的统一,竹林时期的阮籍则以自然排斥名教。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