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阿里乌斯教与天主教之争;后果:天主教国家的诞生。
文/全历史 范范之辈
前因
阿里乌斯教与天主教之争:580年,西哥特王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托莱多王朝的国王利奥维吉尔德通过召开阿里乌斯主教会议,想要缩小国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区别,促使两者统一。结果反而激化了彼此的矛盾。
587年2月,刚刚登基不到十个月的托莱多王朝第二任国王雷卡雷德一世,决定皈依天主教,秘密接受了天主教洗礼仪式。
从此,他开始为“一个国家,一个宗教”的统一之路迈出艰辛的执政步伐。可以说,雷卡雷德一世时期正是西哥特王国政治演变最剧烈的时期,也是在西班牙统治最巩固、最辉煌的时期。

雷卡雷德一世
雷卡雷德一世面临的宗教统一问题是他父亲执政时期的历史遗留。他看到父亲通过强制手段确定阿里乌斯教为官方宗教,希望将天主教并入国教,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父亲不仅没能实现宗教统一,而且还引发了政治危机。雷卡雷德的兄长居然在天主教高层支持下反叛父亲。这场王室父子的内战虽然平息了,但西哥特王国的宗教矛盾却越发尖锐。
阿里乌斯教与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两大教派,因为阿里乌斯教在教义上极度反对王室和教会占有大量财富,这是西哥特人入驻西班牙之前遵奉的信仰;可随着西哥特王室力量的增强,需要通过改宗来维护国王的利益。这正是雷卡雷德一世坚持改信天主教的初衷。
更何况,当时阿里乌斯虽然是国教,但它的影响和教徒人数都没办法与天主教相比。大部分罗马西班牙人、苏维汇人和法兰克人都信奉天主教。

西哥特王国
肩负社会和民族统一重任的雷卡雷德一世决定改宗。当然,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所以也不敢忽视阿里乌斯教的力量。作为一国之君突然改宗,会招致权势阶层的竭力反对,必须要刚柔并济,有条不紊地实施计划。
首先就是雷卡雷德一世自己身先士卒,皈依天主教。他亲自在首都托莱多组织了三次主教会议。会议上,雷卡雷德一世向公众宣读了他作为国王,选择天主教为自己的永久信仰,更明确了天主教的国教地位。他甚至还下令没收了阿里乌斯教会的财产,全部移交到天主教会。
果然,雷卡雷德一世的改宗措施在西哥特王国引起了轩然大波。马上就遭到阿里乌斯教的忠实教徒的坚决反对。随即就发生了贵族起义事件,他们拥戴阿里乌斯主教为精神领袖,高举反对雷卡雷德一世的大旗。
但起义队伍里成分太复杂,彼此都不相信对方。终于出现了叛徒,将谋害雷卡雷德一世的计划提前泄露了出来,于是起义必然失败。但雷卡雷德在处罚这群反叛者时,表现的非常谨慎和容忍,他深知此时不能再激化阿里乌斯教派的矛盾了。他只是选择对很少一部分首领给予了严厉处罚。
雷卡雷德一世除了受到地方起义的反叛之外,在他力图改宗的统一之路上,还要面临着生命威胁。
雷卡雷德一世登基后的第三年,就爆发了打着宗教旗号的宫廷政变。

西哥特王国的首都托莱多
王室贵族戈斯文塔伙想要篡夺雷卡雷德一世的王位,就利用了此时的宗教矛盾。他得知托莱多的主教乌尔迪拉是阿里乌斯教派的死忠教徒,便表示要合谋推翻雷卡雷德,允诺如果自己坐上国王,一定支持阿里乌斯教。
但政变还没开始,就被国王雷卡雷德一世在教会中安插的眼线告密,计划流产了。那个大主教乌尔迪拉也被流放致死。
之后,雷卡雷德一世开始采取强硬手段,不仅烧毁所有关于阿里乌斯教的书籍,更是下令所有阿里乌斯教徒不得担任公职,取消阿里乌斯教会组织。这样,许多阿里乌斯教徒不得不改信了天主教。自此之后,宗教的分裂结束了。
统一天主教是为了雷卡雷德的王权合法性,所以宗教与王权的绑定必不可少。雷卡雷德一世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加冕仪式,固化这种绑定关系。
他规定,西哥特王国的每一位新任国王都必须在首都托莱多,举行涂油礼和唯一的加冕典礼,这就保证了王权合法性的取得,成为历代国王登基的惯例。

国王登基时的涂油礼
这就开辟了国王与天主教结合、国家政教合一的局面。从此,天主教成为西班牙统治阶层维护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同时,这也确定了后来西班牙的典型政治形态:天主教国家。
后果
天主教国家的诞生:统一宗教的形成为后来伊莎贝拉时期形成统一的天主教国家——西班牙王国奠定基础。
结论:雷卡雷德一世在“一个国家,一个宗教”的统一之路上,完成了西哥特王国在西班牙统治最巩固、最辉煌的时期。